浙江宁波:“博物馆+研学”教育模式期待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暑期送孩子去哪里研学,正是家长们眼下热议的话题。研学对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研学活动的意愿也不断上升。
博物馆、美术馆作为“城市文化客厅”,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美育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博物馆、美术馆研学课程,在“双减”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成为研学细分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
博物馆、美术馆研学热度高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此后,研学游开始逐渐火热起来。有别于传统的夏令营,博物馆、美术馆研学是“文化+教育+旅游”跨界融合的产物,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一支毛笔、一把镊子、一个喷壶,残破的“古籍”经过孩子们的细心修补,再次焕发出光彩。7月初,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推出传统文化暑期研学营,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热捧。
“这个暑假,我们共推出8期研学活动,通过游、听、识、研、学、做、思、讲等项目,来提升青少年的综合文化素养。研学活动一经推出就报名火热,全部满额。”天一阁博物院专职副书记郑薇薇介绍,这是天一阁首次推出系列化精品研学课程,为孩子们准备了18项极具特色的课程,包含了古籍修复、书画装裱、金石传拓等天一阁的“独家秘技”。丰盛的文化大餐,不仅能让青少年身临其境感受天一阁藏书文化,还能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7月2日到8月21日,保国寺共开设了27期青少年暑期研学营,一上线就被抢光。”宁波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今年推出“小小国宝守护人·第2季”研学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保国寺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策划了3大主题,推出15门研学课程,串联起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2000多年的历史遗存,让青少年探索千年古建筑与生态自然的奥秘。
作为广义博物馆概念的一个类别,各大城市的科技馆是暑期孩子们打卡的重要点位。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今年升级推出六大馆内夏令营产品和七大馆外夏令营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00%。“我想给孩子报个夏令营,没抢到名额,太遗憾了!”市民董女士告诉记者。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总经理周赤明介绍,科探中心夏令营历年来深受学生青睐,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今年报名比往年更加火热,升级后的夏令营产品引起市场热烈反响。报名通道开放后,名额“秒空”。目前,科探中心的夏令营产品已售出1549人次,较上年增长119%;营地多次加开,目前已开班131班次,较上年增长89.9%。
美术馆推出的夏令营也同样火爆。宁波纳得美术馆今年首次推出特色主题夏令营,名额马上被抢光。“我们本着‘让孩子们在美术馆里成长’的育人理念,发挥美术馆的审美教育资源和高端导师团队优势,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到思维拓展,突出观察、感知、认知之后的想象力和表达力,突破单一的绘画或手工培训模式,力争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可持续的自我成长美学营地。”纳得美术馆馆长包佩君表示。
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则创新推出“夜宿博物馆”以及绘画创作工作坊等研学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彰显“博物馆的力量”
探索菜单式、分众化课程
“旅行社、研学机构暑期纷纷推出研学游,产品很多,品质参差不齐。我倾向于为孩子选择博物馆研学,这类研学产品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家住宁波海曙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学科类培训没有了,孩子假期需要有合适的平台拓宽视野,博物馆研学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在保国寺公众号上看到有研学活动,马上给孩子报了名。”
从2019年开始,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通过精准市场定位、融入优质课程、盘活内外资源、首推“博物馆之夜”等举措,向公众推出暑期研学营,打造研学基地文旅融合新模式。
“保国寺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优质特色课程是我们的拳头产品。这些年,我们致力于挖掘传统文化、古建文化、木构文化、生态文化,课程内容也在不断迭代更新。”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设《保国寺古建之旅》《百鸟争鸣,灵动古建》《木构智慧,小小木匠下江南》等博物馆品牌课程的基础上,从2021年开始,保国寺还增设了手作、实验、探秘等更具有操作性、探索性、趣味性的课程。
参加研学的青少年在木工课堂体验木工手作,了解古建筑的榫卯、斗拱结构,变身小小木匠制作一把中华小板凳;在生态课程中认识各类植物,制作一盆原创植物微景观;在古建探秘中探索千年不解之谜的科学原理……菜单式的课程,符合青少年不同的研学需求;“量体裁衣”的课程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让青少年有所得、有所悟。
记者了解到,98%以上的家长在保国寺研学交流群里有正面反馈。“课程有创意,老师专业用心,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陈先生在群里表示。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充分利用场馆优势,整合展教资源,在科普产品开发中坚持自研和引入双线并进,成为青少年不可替代的“第二课堂”。“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结合社会热点和科普需求,深挖科普教育内涵,创新科普创作方式,提升科普产品质量,有效发挥了科技馆的科普效能。
周赤明认为,博物馆拓展研学活动,是场馆展教活动的有效外延。这种研学活动有别于纯旅游打卡类的活动,其亮点和难点在于内容的研发。课程研发需要拥有众多专业人才的团队,需要根据馆内大量展项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与归纳,形成更为集中的体验路线,能够使孩子们在极具情景化的环境中体验与学习,是一种探究式、主动式的学习。“特色课程的设置,需要不断沉淀、不断创新。除了坚守行业准则、教育初心之外,博物馆需要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结合时代热点,以时下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周赤明说。
“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了美术、戏曲、建筑等相关内容,每天用不同的主题,去激发和培养孩子发现美的能力。”包佩君认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美术馆也是如此。把博物馆、美术馆和研学旅行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发挥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社会作用,让文化艺术更加贴近生活。“我们正在探索多维度、多场景、多材料、多协作的教学模式,通过名师引导,为孩子们提供系统性审美教学内容。”
“艺术存在门槛,需要大量美术史和艺术知识的积累。博物馆和艺术馆作为艺术呈现的场所,更应该担负起艺术普及的任务。”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副馆长宋新新表示,这个暑假,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梳理出了国潮、版画、我与大师等八大系列美育课程。源源不断的艺术品和观众的积极反馈,也让博物馆释放出更多文化力量。
有“博”也要有“物”
跨界联动开发更多优质产品
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艺术学博士刘晓峰认为,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本身就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在“双减”背景下,博物馆这种功能更加凸显。与此同时,这种忽然被放大的社会需求,也为博物馆研学带来挑战。他表示,当前,甬城博物馆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加丰富的研学模式。
一是有“博”有“物”。博物馆研学不同于学校教育,要充分挖掘教育潜力。首先要“博”,也就是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可以充分借助藏品进行多角度地展现。其次要有“物”,博物馆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其所收藏之物,借助展览、数字化等形式,让青少年对藏品进行观察、提问,不仅可以了解藏品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还能将所见与所思结合,拓展自己的学习思维。
二是有“趣”有“识”。博物馆研学所侧重的不是抽象的知识说教,而应该是一种启发性的、趣味性的、探索性的、沉浸式的、互动式的模式。如何把知识,特别是博物馆藏品所承载的知识,通过巧妙的方式传达给青少年,是博物馆界与教育界应该联手探索的重要课题。
刘晓峰认为,近些年,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得到重视。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正是“博物馆的力量”,全球的博物馆都在积极思考博物馆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各行各业,从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力量。在国内,博物馆的这种力量亦被重视。应该说,研学正是将博物馆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有机对接,也是其回应社会需求,参与城市文化、教育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忘传统,坚持创新,追求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宋新新表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将艺术作品日常场景化,用现代语言讲述艺术故事,通过举办研学、艺术分享等多元化的活动,让艺术不断融入生活。
“博物馆研学受到热捧,主要原因是博物馆自身的资源优势及其文化价值。”周赤明认为,近年来,不少博物馆频频跨界出圈,说明文化IP具有强大的“文化磁力”。研学就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通过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也能不断扩大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科探中心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博物馆与青少年链接更为紧密这个课题。我们通过举办研学、科普、展览等,做强做优内容。运营好博物馆,既不能脱离原有跑道,又能跨界合作,开发更多创新项目和创新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