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农忙扛锄头 农闲拿画笔

发布时间:2022-08-02 14:40:00来源: 人民网-湖南频道

  鱼鳞坝,波光粼粼;浏阳河,滔滔西去;罗汉松,屹立千年;大围山,巍巍耸立。

  关于家乡的美好,以前只铭记于詹秋明的心里;如今,通过一支画笔,全都跃然纸上。

  54岁的詹秋明,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新河村知墨文化画室的一名农民画师。一支画笔,6年来画遍了家乡的美景。

  像詹秋明这样的农民画师,小河乡共有460名。

  “画画,讲究的就是一个提、按、顿、作。”虽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但一提起画画,接连的专业术语,尽显詹秋明农民画师的风范。

  农忙扛锄头,农闲拿画笔。虽是“双抢”农忙,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让詹秋明家的四亩稻田,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在伺候好家中的稻田后,詹秋明每天都会抽5个小时左右,来到画室创作。农闲时节,几乎是整天整天地待在画室。

  一支画笔,一端描绘着新河村的美景,一端却是布满老茧的右手。几经挥毫,便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这样一幅画,可以卖个400元左右。”虽比大师墨宝相去甚远,但詹秋明很满足。“我不过小学毕业,以前不敢想能吃上一口‘文化饭’。”

  让农民吃上文化饭,这来源于2016年来,小河乡引进画室产业,通过村企合作模式,统一培训,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将“摸锄头”的农民培养成“摸画笔”的画师。

  “我第一次拿画笔,就觉得比拿锄头还重。”一个月的培训,詹秋明只学会了画线条,锻炼平衡力。“第一幅画,是一个小小的‘斗方’,花了一整天,修改了半天,就卖了5块钱。”

  开局虽不顺利,但山里成长的汉子,怎么会这么轻易服输。“我就在网上学,边学边画,边画边学,就是一直画。”4个月后,詹秋明的山水画终于卖出了300多元的“高价”。

  “现在,别人都叫我农民画师。”在詹秋明看来,画画带来的改变,远不止是家里出了个农民画师那么简单。

  “我家原本住在造冲山上,生活很不方便。2016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我们一家才从山上搬下来。”詹秋明说,家里虽有4亩稻田,但夫妻俩上有9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上小学的小儿子,只从田里讨生活,还远远不够。“家里有老有小,我只能在家门口打点零工。”

  两难的生活没过多久,詹秋明就赶上小河乡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将油画、工艺国画引进来,手把手教会农民。“我每月有20多天都在画室画画,收入至少有三四千元。”

  农民画室产业,由此也成为了小河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产业之一。

  目前,小河乡拥有工艺国画、油画和创意画,农民画室6个,农民画师460名,画作畅销西班牙,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带动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没想到我的画代替我走到了国外。”一幅画毕,詹秋明又构思起下一幅作品。“我想画一幅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的作品,名字叫《云上的小河》,有大围山、小溪河、罗汉松,还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