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哈尔滨市城管执法部门以长效监管助力打造“宜居幸福之都”

发布时间:2023-01-10 16:28:00来源: 哈尔滨日报

  “宜居幸福之都”离不开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2022年以来,哈尔滨市城管局以打造“宜居幸福之都”和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尤其在街面秩序整治、违法建设治理、建筑工地渣土排放监管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重点领域探索长效监管模式,实现了冰城城管执法工作新发展、环境秩序新提升的工作目标。

  精细管理常态化

  全面提升街面环境秩序

  日前,在哈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执法队员在巡视中发现,有商家将临时挡车桩放置在自家店面门口,执法队员立刻告知商家将挡车桩移走,并提醒商家:私设挡车桩是违规行为,如果再有类似行为将收缴挡车桩……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哈市城管执法部门而言,街面秩序整治工作是工作量最大、最频繁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哈市街面环境秩序,2022年以来,市城管局坚持疏堵结合、专项整治、常态治理,督导各区强化市区内占道经营、乱贴乱画、噪声扰民、露天烧烤、废品收购站、私设挡车桩等违法违规问题的管控和查处,提升了城市街面秩序的同时,更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烦心事、闹心事。

  “像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废品收购站等都是容易反弹的违法违规行为。”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达到长效管控效果,2022年以来,市城管局统筹全市执法部门对城区内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废品收购站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地毯式排查,同时还确定重点管控点位,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加强管控,有效保持街面秩序。

  乱贴乱画被称为城市的牛皮癣。为了长效治理这一顽疾,2022年哈市城管执法部门开展了全市乱贴乱画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齐抓共管的原则,坚持发现一处、清除一处。“我们按照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精细化管理双百会战活动安排,采取明检方式,每周定量抽查各区部分街路,对街面秩序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共组织明检抽查4轮,涉及街路和重点区域2500余条(处),有力促进了街面秩序提升和创城工作质量。”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哈市城管执法部门为沿街商家外摆经营建立了明确的机制,从商家外摆范围、时间、项目、设施以及加强服务、规范管理、负面清单等各项内容,做好了统筹“放开”和“管好”两个方面。

  执法队员通过先期通告规范、服务上门对接、加强日常管理等工作,把便民便商、助企纾困落到末端,全市有9600余家企业从中受益。同时,执法部门还加强秋菜销售规范管理,合理划定菜农销售规范疏导街路358处,方便了市民买菜,又为菜农销售蔬菜提供了渠道。

  拆违治乱不停歇

  对违建即拆即清即报

  2020至2021年,哈市全面推进城区内违法建设集中整治,共拆除违法建设776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2022年,哈市城管执法部门重点对全市占压燃气管线、老旧小区改造区域内违法建设进行拆除整治,全过程实施即拆、即清、即报。

  在城区内占压燃气管线违法建设治理上,哈市建立健全了市为主导、区为主体、燃气部门提报、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常态运行体系,完善各区政府与辖区燃气部门长效联防联控机制,构建排查认定、督办整改、联合确认、责任追溯工作链条,对新建复建占压燃气管线违法建设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即查即拆。

  统计显示,2022年,经燃气部门摸排提报,全市城区占压燃气管线安全隐患共112处,目前经各区城管执法部门和燃气部门联合签字确认已全面完成整治。

  在老旧小区改造拆违工作上,针对因涉及防雨问题暂缓拆除的违法建设,哈市通过各区城管执法部门积极与施工方有效对接,落实引导自拆、助拆伴拆、拆清结合、常态监管等措施,采取边改造、边拆除、边修缮的方式推进。目前紧跟施工进度,采取伴随式拆除,已完成拆除656处共9720.65平方米。

  落实三级管理

  下“猛药”监管渣土排放

  建设工地渣土胡乱排放不仅污染城市环境,更是公众深恶痛绝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建设工地渣土排放管控工作由各区局进行属地化管控,市城管局对各区的管控效能进行检查和考评。为了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哈市落实属地三级管理责任,由区级主管局长总负责,夜勤科长直接管理,各工地由专项执法人员定时、定点、定责管控,对开槽工地渣土排放源头严格实施监管,同时紧盯开槽工地水冲洗、硬铺装、视频监控等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

  2022年,哈市加强了部门协同联动,以各区执法局为单位参加各区、县(市)治超办联合执法行动。市城管局检查组采取晨检、夜查、白班巡查的检查方式,全时段、全覆盖地对各区开槽工地管控效能进行检查督导,建立渣土排放工地监管台账,坚持每月一次通报检查情况,严查超高、沿街撒落、随意倾倒等残土拉运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已累计对违法违章行为处罚54起,罚款98200元。(朱惠宇 记者 霍亮)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