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新春走基层|“冰”与“火”——铁路人的24小时

发布时间:2023-01-19 15:01:00来源: 人民网-陕西频道

  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陕西普降大雪,冷冽的寒风席卷着飞雪像刀子一样刮得人脸生疼。临近年根,年味儿越来越浓,各地的火车站和高铁站也愈发热闹起来,伴随着日升月落,返乡的人们步履匆匆地往返于车站,鼓鼓的行囊里满载着一年的收获,期盼着即将与家人的团聚。与此同时,一名名铁路人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列车呼啸驶过,留下他们渺小而坚定的身影,为这场春运“大考”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凌晨01:00,西成铁路大秦岭隧道与菜子坪隧道之间,海拔约1500米,西安高铁新场街综合维修工区,鄠邑综合维修车间的几名技术员正在轨道间忙碌着。

  “300毫米活口扳手一个、4毫米直径螺丝一个……”由于道岔、钢轨、接触网采用大量电子器件和基础设备,对温度、湿度都有严格要求,每次上道作业前和结束后,他们都要进行设备检查工作。“带上轨道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记录清楚,哪怕一个小螺丝钉,如果漏一个螺丝钉在轨道上,就会埋下安全隐患。”鄠邑综合维修车间的技术员赵登辉已工作十年,每天这样的检查他们要进行三、四次,并全程录像,不能有一丝疏忽。

  站起、蹲下,蹲下、站起,一遍遍擦拭,一次次测量……他们全神贯注于手上的工作,在黑漆漆的隧道里,头上戴的射灯是陪伴他们为数不多的光亮。“我们有时候需要跪在地上,或者趴在铁轨上,有时候需要仰头,一保持就是四五十分钟。”技术员张航哈了口气暖暖手,呼出的白气模糊了他的脸。“大家都习惯了,经常站起来腿脚、脖子都麻了,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行。”张航笑着补充道。

  西北的冬夜厚重而漫长,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早上7:30,国铁西安局西安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焊修工区的一辆工程车正载着满满的焊接物料、工具和12名职工驶离工区,奔向40公里外的作业地点。

  雷昇是一名有着10年焊修工作经验的资深“钢轨接骨师”,带领22个“钢轨接骨师”共同守护着西安工务段1800多公里钢轨的平安。“今天,我们的作业任务是在新丰镇站I场进行4处8头焊接,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按章作业。”作业开始前,雷昇进行例行提醒。焊轨作业有14个步骤,其中,在浇筑钢轨时温度高达2000℃,面对如此高温与烟尘,“钢轨接骨师”们也要寸步不离,不敢有丝毫松懈。

  “我们焊接的P60型号钢轨每米的重量约60公斤,一根长为25米的钢轨就有1500公斤。”雷昇要做的就是将两根钢轨焊接接头轨缝的精度控制在27-30毫米之间,此外,负责预热的郭俊面对的是1000℃的高温,靠近身体的火苗“热浪袭人”,背部却被风吹得拔凉拔凉。焊剂浇筑环节,从点燃高温火柴到钢水流入灰渣盘需要35秒,如果点燃后钢水反应没有流入砂模内的型腔,极有可能发生炸裂。最后,为了保证钢轨的平顺度,焊接接头的尖点值必须控制在0.1毫米左右,作业人员段林飞提着重50公斤的打磨机在钢轨上认真打磨着……

  汗水划过被火光映红的脸颊,“钢轨接骨师”们为列车的平安运行铺就了一条平安轨道。

  下午15:00,国铁西安局宝鸡机车检修厂轮对车间作业场地上,轮轴装修工车新华正带领徒弟张中乾忙得热火朝天。车新华今年55岁,是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火车检修工”,张中乾是名“95后”,参加工作刚满5年,他们的任务是在天车操作人员的帮忙下,完成一台韶山4型电力机车的轮箍装配工作。

  “火车车轮相当于人的双脚,轮箍装配作业就是给脚配上一双好鞋。过紧会崩脱,太松又会导致迟缓,只有丝毫不差、严丝合缝,才能确保火车跑得更快、更稳。”车新华将待装配的轮箍吊至加热槽内,随着电磁加热设备的启动,轮箍表面生起滚滚热浪,轮箍外缘也开始慢慢变色。“轮箍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300℃以下,现在室外温度-1℃,我们这是在火炉旁干活,幸福着哩!”车新华打趣道。

  待轮箍加热到位后,表面温度已经达到245℃,装配完两组轮箍,车新华师徒俩已经汗流浃背。“干我们这活,冬天穿得再单薄也是一身汗。夏天就更不用说了,恨不得光膀子上阵。”车新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笑道,“比起户外奋战的一线铁路职工,我们这点辛苦都不算啥!”

  机器再次启动,他们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继续兢兢业业地奉献着。

  晚上23:00,延安火车站内一辆列车即将驶入站台,上水工强莉莉和工友们已经提前在股道内将上水井盖打开,做好上水前的准备工作。

  “这趟车在站只停靠6分钟,上完这个车厢还有3个车厢,一点不能耽误。”列车一停稳,强莉莉马上拖着十几斤重的注水管跑向注水口进行上水作业,为了最大限度节约作业时间,她在4节车厢之间来回跑动,重复弯腰、拉管、插管、注水、拔管一套动作,检查车辆注水情况。拔下水管时水溅了一身,强莉莉来不及整理身上的水渍,在-16℃的天气里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节列车都“喝饱水”。

  “虽然旅客看不到我们,但只要他们在回家的途中能喝上一杯热水,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入路三十年,这是强莉莉保障的最后一个春运。作为延安火车站唯一的上水女工,她就像一株永不凋谢的“黄玫瑰”,将青春绽放在这片黄土地上。

  这是无数铁路人的24小时,也是他们的人生中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列车从未停止,他们用坚守与付出,将无数乘客送往旅途的终点。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