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网络法治建设的中国实践与价值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1 10:07:00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吴沈括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筚路蓝缕,历经半个甲子,已经初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法律体系。值此三十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3月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它作为有关中国网络法治的首份权威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历史演进,系统展示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深度反映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内在气质。

  整体而言,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以依法治网为道路依归,着力推动实现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三十年不懈的探索、发展与坚持,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斐然成就,有效提升中国互联网治理水平,有力推进全球互联网法治进程,更凸显了网络法治建设中国实践的三重价值启示——

  第一,网络法治建设需要高度的战略思想指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的依法治网道路突出五个“坚持”,也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促进互联网发展、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创新引领和坚持开放合作。 特别是“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并切实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网络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从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到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从充分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见的权利到坚决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这些内容既有利于构建网络空间良好秩序,也为营造安全、公平、健康、文明、清朗的网络空间,奠定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实践的价值底蕴。

  第二,网络法治建设需要明晰的体系规划布局。毋庸置疑,中国的依法治网路径有着清晰的目标指向和系统的制度构建:一是通过建立网络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健全数字经济法治规则、划定网络安全法律红线和完善网络生态治理规范从而夯实网络空间法治基础;二是强调保障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网络知识产权、规范网络市场秩序、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进而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三是通过创新网络司法规则、探索网络司法模式和维护网络司法权益从而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义;四是强调拓展“互联网+普法”新模式、普及网络法律法规、面向重点对象开展网络普法和强化网络法治研究教育进而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这一系列科学、全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既确保了最佳实践的及时总结和良法善治的迅速成型,也为进一步推动和强化新技术环境下的法治创新提供了扎实的生态基础。

  第三,网络法治建设需要开阔的国际治理视野。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立足这一共同体认,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在坚持网络主权原则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顺应国际互联网发展大势,强调培育和提升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互联网治理生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联合国以及区域性网络治理规则建设,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同时始终支持网络法治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促进对话协商和交流互鉴;并且积极搭建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建共享的中国平台,充分发挥了增进了解、促进互信的重大价值。可以说,胸怀全球的规则建设、平等坦诚的交流合作和务实高效的对话平台,已成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之路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它立足本国国情,借鉴世界经验,由此形成的与时俱进、开创引领、多方参与和开放共享等诸多特质,既会裨益以法治力量护航数字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助力全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数字文明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吴沈括)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