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北京市人大代表:让“站城融合”深度融入城市更新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发布时间:2023-01-19 10:54:00来源: 北京日报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轨道站点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打造一批轨道微中心;加快推进“多网融合”,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地面公交的换乘衔接。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建议,要让“站城融合”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和车站上的城市。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和车站上的城市

  “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关键,是要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郭继孚指出,超大城市治理拥堵的关键就是“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和车站上的城市”,以城市更新和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扭转长期以来轨道和土地结合不紧密的情况,将人口岗位沿轨道交通线路布设,“越靠近站点,人口和就业岗位规划密度越高,使得沿线的居民能够方便地利用轨道交通出行”。

  目前,北京轨道交通网越织越密,但在长距离、大运量的市域快线方面仍显薄弱。“借鉴东京的经验,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市郊铁路与市域快线,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轨道交通体系。”郭继孚说,随着城市规模的加大,通勤半径也随之加大,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通勤半径可达50公里以上。这就要求,除了城区站站停的地铁,还要有一站直达的快线、复线,用速度和方便程度吸引市民绿色通勤。

  “北京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潜力巨大,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条如此穿越市中心、跨数个城区的大客流走廊线路。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打造世界级高效率的轨道线。”郭继孚说,目前已开行的市郊铁路,在客流吸引力、效率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可以通过“扩线”“架桥”等“上天入地”的改造方式扩充能力。同时,在城市更新中加大车站周边的开发,提高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土地使用集约化程度,注重枢纽出入口与周边城市功能区的衔接,实现枢纽与城市综合开发的一体化。

  “早些年前,铁路车站因为有污染、噪音,都是‘背’着城市建,但是电气化改造后,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东京的车站都是在繁华地点,商场甚至开在火车站里,这才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形态。”郭继孚说。

  降低中心城区小汽车使用强度

  在提交的建议中,郭继孚再次强调“降低中心城区小汽车使用强度”。他指出,应推动形成经济杠杆、碳减排和技术创新手段相结合的综合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体系。

  具体来讲,包括完善差异化停车收费等经济手段,强化对于路侧违法停车的执法力度,以“停车入位、停车缴费、违停受罚”为原则加强城市停车治理,促进城市中心区机动车向外围地区疏解。

  深入研究以碳为介质的新型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探索设置居民交通出行碳账户,推动高碳小汽车向绿色出行方式转移。探索基于预约出行手段的需求管理工具,提高机动车出行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环路公交专用道可调整为公交优先道

  在公交出行方面,郭继孚指出,“保证公交车畅行无阻,高峰干线全线要有专用道的保证,同时应把专用道延伸到路口,保证专用道的连续性。”他建议,环路公交专用道可调整为公交优先道,小汽车在不影响公交车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可以借道行驶,但必须保证公交优先道的连续性,小汽车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公交车的行驶速度。

  “未来的交通应是在出行预约的前提下,实现人、车、路协同发展,建立不堵车的交通系统,实现系统运行效率最优。”他指出,优化交通组织管理、优化公交线网、协同预约出行,均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建议建设城市交通超级计算中心,发布绿色出行指数,优化交通时空资源,开展预约共享协同出行,实现千万级交通出行的组织优化。

(责编: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