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料云 > 涉藏期刊库 > 中国西藏 > 2001年 > 第二期

世界之巅铸辉煌——西藏登山运动四十年

多吉占堆 薛文献 发布时间:2001-04-14 10:45:17来源: 中国西藏

1995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登上珠峰时的情景。
  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喜马拉雅山脉和喀拉昆仑山脉犹如银色巨龙,静卧在亘古荒原上。

  世界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全部坐落在这两大山系上。莽莽群山连绵不绝,皑皑雪峰高耸入云。

  西藏自1960年10月1日成立了自己的登山队后,向一座座高峰发起冲击。40年来,一代又一代登山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战冰雪,斗严寒,一次次突破世界登山纪录,一次次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雪山之巅,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先后有29人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228人次登上8000米以上高度,创造了3人登上10座高峰的中国登山界的最高记录、一个集体连续登上10座高峰的世界登山奇迹,为中国的登山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祖国和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荣誉。西藏登山队是中国登山界的自豪,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1月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西藏登山队“高原英雄登山队”荣誉称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西藏登山队“勇攀高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授予西藏登山队“西藏青年五四红旗集体”称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突出嘉奖了西藏登山队几代运动员用生命和汗水铸成的“奋发进取、勇攀高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求实探索、祖国至上”的登山精神。

  雪山之巅创大业

  1960年5月25日凌晨5时,藏族登山运动员贡布和国家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侧登上地球之巅,国人振奋,举世皆惊。这不是一次纯粹的登山活动,它给正处在自然灾害和帝国主义夹击、封锁中的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鼓舞,在中国登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回想这历史的一幕,66岁的贡布老人感慨不已:“没有西藏百万农奴的翻身解放,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立,登山运动就不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1959年通过平叛改革刚刚获得新生的西藏各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年7月7日,中国登山队攀登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9名西藏登山队员登上顶峰。其中女队员潘多、西绕、齐米和查姆金等4人打破了法国运动员克·郭刚于1955年创造的7465米的女子登高世界纪录。

保持珠峰顶上99分钟纪录,登上9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中国登山第一人次仁多吉。

  1961年6月17日,国家男女混合登山队登上昆仑山脉海拔7595米的公格尔久别峰,西绕和潘多再创女子登高世界纪录。

  1960年底,西藏登山队正式组建。长期生活在喜马拉雅高海拔山区的藏族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专业登山队伍。从此,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藏族儿女常年奋战在雪山之巅,尽情书写崭新的人生篇章。

  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向海拔8012米的世界最高“处女峰”希夏邦玛峰冲击,10人一举登顶成功,其中6人来自西藏登山队。当时,希峰是地球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中唯一一座人类尚未踏足的高峰,中国登山队以创造一次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为人类挑战8000米以上高峰的奋斗历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1975年5月27日,庞大的中国登山队再度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登顶的9名运动员均为西藏登山队员。这次登山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一次从北坡登顶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西藏女队员潘多是仅在10天前日本女登山运动员田部井淳子从南侧登顶后第二个登上珠峰的女性,且创下女性从北坡登上珠峰的世界纪录;此次登顶在跨越海拔8700米的珠峰天险“第二台阶”时采用了我国制造的金属梯子,时至今日,它仍是各国登山健儿沿北坡东北山脊传统路线登顶成功的唯一途径;大本营对潘多在顶峰上进行了心电遥探,成功地获取了首张人类在地球之巅的心电图;队员们在顶峰上树立起一座金属觇标,使中国科学家首次准确地测量出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至今为世界所公认。

  20年间,年轻的西藏登山队员转战在巍峨的雪山群峰间,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经受磨炼,积累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欧美登山探险家几代人才完成的业绩,显示出强劲的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西藏发展登山事业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登山队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攀登技术和登山装备等各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登山队日趋成熟。

  1985年4月,西藏登山队首次单独组队向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发起挑战。这里海拔6500米至7000米的地段是雪崩区,西山脊有两个相连的冰坡,西面和正下方都是深达百余米的悬崖峭壁。1952年以来,许多外国登山队试图登上顶峰,都因通不过雪崩区和冰坡而抱憾离去。

  西藏登山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在不使用人工氧气的情况下,沿西北坡的冰雪地带和西山脊顽强地向上攀登。山坡上,时而狂风卷起漫天雪粉,好象要把他们吹向云雾世界;时而巨大的雪崩声象雷鸣天吼般轰来,令他们心惊魄动。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9名藏族队员勇敢地跨越数百米的雪崩区,奋勇前进,终于在5月1日下午5时50分登上顶峰,创造了我国运动员首次登上卓奥友峰的纪录。

  1986年,仅有19名队员的西藏登山队在短短13天时间里,先后有28人次相继登上宁金抗沙峰和章子峰两座7200米以上高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在国内外登山界引起强烈反响。

  1988年5月5日,西藏登山队员次仁多吉在中国日本尼泊尔联合登山队从南北两侧跨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中,率先从北侧登上顶峰,为等候南侧队员登顶,创下了在峰顶停留99分钟的世界记录。

  成熟起来的西藏登山队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透过喜马拉雅山群峰,他们的目光瞄准更远更高的目标: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他们认为,从西藏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登山实力看,藏族登山队员理应对我国和世界登山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雄伟计划,是一项实施难度极大的攀登任务。1993年以前,世界上登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只有意大利的梅斯纳尔和波兰的库克奇卡两位欧洲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的一支登山队集体完成这一壮举。

  1992年4月16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正式成立,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10名国际级、国家级藏族运动健将有幸成为跨世纪重任的承担者:探险队队长桑珠,副队长旺加,攀登队长次仁多吉,队员加布、大齐米、达琼、边巴扎西、仁那、洛则和运动员兼摄影师阿克布。探险队计划在1993年至2005年期间争取部分队员登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高峰。
 

1985年5月第十世班禅大师为中国登山队首次无氧登上8201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题词。
  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是中国登山运动划时代的里程碑,是我国争取在本世纪末跨入世界体育强国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

  1993年3月15日,西藏登山探险队踏上新的征程,前往尼泊尔王国境内攀登海拔8091米的世界第十高峰安纳布尔纳峰和海拔8172米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并先后于4月26日和5月30日分别登顶成功,首战告捷。尼泊尔王国登山界的权威人士夸赞道:“一支登山队在一次登山中连续登上两座8000米以上高峰,这是登山史上找不到的奇迹。”

  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西藏登山探险队又先后登上了希夏邦玛峰、卓奥友峰、迦舒布鲁姆Ⅱ峰、马纳斯鲁峰、南迦帕巴特峰、干城章嘉峰、洛子峰等7座高峰。

  1999年5月27日,西藏探险队10名队员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他们创造了多项中国攀登珠峰的纪录:采自世界上离太阳最近、最圣洁的运动会圣火火种;10名队员在相差1小时内全员登顶成功;桂桑成为第一位两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吉吉成为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边巴扎西仅用4小时47分从8300米突击成功,是至今有记录的最快者;边巴扎西在没有帐篷等避寒设施的情况下在顶上停留了138分钟,打破了次仁多吉保持的99分的纪录;边巴扎西平了次仁多吉、仁那保持的登上10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纪录。

  西藏登山队,经过40年爬冰卧雪艰苦卓绝的磨炼,已经成为一支国际知名的登山劲旅。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