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民俗

文化惠民润心田——西藏拉萨市文化事业发展综述

裴聪 发布时间:2019-09-12 09:52:00来源: 西藏日报

  文化项目有成果、文艺创作有影响、文化品牌打造有亮点、文化产业发展有突破、非遗保护有进展、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有成效……近年来,西藏拉萨市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培亮点、树品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千年古城焕发勃勃生机,文化产业进入发展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趋于完善,非遗传承与保护热潮涌动,文化民生惠及全市人民。全市文化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自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拉萨市以建设西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为载体,以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引导和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奋力创建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级文化馆(站)75个,各类博物馆6座,农(牧)家、社区、寺庙书屋511个,覆盖率达100%;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舍舍通”,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41%和98.93%,已完成26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8个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6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标准化建设,8个县区影剧院实现了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会议等免费开放服务。各级各类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时间每周在48小时以上,县乡两级文化站加大了错时开放力度,结合当地农牧民群众季节性农忙和干部职工上下班实际,适当调整了免费开放时间。

  传统文化保护有力

  自2005年开始,拉萨市全面启动非遗普查、申报、保护工作,已基本摸清了全市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和传承状况。在此基础上,已逐步建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地、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拉萨全市拥有16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入选人类非遗保护名录1项、国家级保护名录20项、省级31项、市级65项、县级50项。有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俗等十大类。同时,形成了四级传承人保护体系。

  “现有代表性传承人221名,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自治区级35名,市级85名,县级89名。”拉萨市文化局非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当吉仁”赛马节、协荣仲孜、纳如谐钦、尼木藏香制作技艺、矿物质颜料技艺等多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每年先后得到了50万元至100万元以内不等的保护资金。拉萨堆秀唐卡制作技艺、俊巴皮具制作技艺等部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得到了每年5万元至30万元以内不等的保护资金。同时,拉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到了传承人补助经费,其中国家级的每人每年2万元,自治区级的每人每年1万元。自2014年开始,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予以传习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元,2017年补助标准提高至5000元。

  项目带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拉萨市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发展的新时期,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逐年增强,特别在吸收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助推扶贫攻坚方面成效显著。

  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依托西藏深厚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将西藏民族建筑、民族音乐、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生活风俗、民间故事进行全面集中展示,以特色文化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入驻企业40家,运营企业6家,个体经营户200余家,均属于服务行业。201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34万元,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2.2929亿元。

  拉萨市还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净土健康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拉萨古城、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和香雄美朵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纳木错、热振湖、思金拉错“一城两园三湖”的精品旅游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拉萨市以产业规划为引领,文化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重点扶持注重挖掘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良好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并建立起县、市、区三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命名管理体系。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