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碧湖畔响起致富曲

卢文静 裴聪 拉巴桑姆 格桑伦珠 发布时间:2020-07-09 10:58:00来源: 西藏日报

  措麦村党总支书记索朗益西(左)和第一书记蔡朝晖共同把“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奖牌挂在荣誉墙上。


措麦村全景。


措麦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把“流动书屋”送到村民家。


在措麦村残疾人家具厂,员工在制作家具。


在措麦村农产品加工厂,员工在进行农产品加工。


措麦村扶贫牦牛养殖场员工在制作纯手工酸奶。


措麦村的孩子们在农家书屋里学习书法。


措麦村扶贫牦牛养殖场。


措麦村才布湿地。

  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和青稞苗的淡香,僻静的村庄里不时传出琅琅的读书声,郁郁葱葱的树木随着风轻轻摆动,通往措麦村的乡间小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藏式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距离拉萨45公里,风景美如画的堆龙德庆区措麦村。“措麦”藏语意为“碧湖畔的村庄”,措麦村因措麦沟里的丹麦拉错而远近闻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攻坚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近年来,措麦村深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向确保稳定脱贫、实现长足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9年,措麦村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达到脱贫标准。如今,勤劳致富与文明新风相互交融的故事每天都在这个小山村里精彩上演。

  清晨5点,措麦村后山上,牦牛养殖场内的200余头牦牛还在熟睡,贡觉和同伴们就起床了。起床后,他们要迅速开始挤牛奶、运送牛奶进行高温消毒,清理牛圈、喂草,直到7点半左右才能吃上早饭。

  熟练掌握放牧技能的贡觉,至今仍每天坚持学习牦牛养殖技术。她告诉记者:“我很喜欢这份工作,现在月平均工资5000元,虽然收入稳定,但是只有不断提高养殖技术,让养殖场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与贡觉不同,手部有残疾的索朗塔杰靠转变就业观念致富。沿着村里平整的水泥村道,寻着电机的嗡嗡声,记者来到措麦村残疾人家具制作有限公司。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家具厂里,做工精美的藏柜、藏床等家具整齐地摆放在展厅。索朗塔杰正在给家具手绘精美的图案,这是体现家具制作水准的一道重要工序。

  年轻时便跟随画师学习绘画技术的索朗塔杰,因手部残疾未能如愿做一名唐卡画师。回到村里务农的他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力邀下来到藏式家具厂暂时充当画师角色,这一干就是4年。

  索朗塔杰告诉记者:“如今,凭借绘画手艺,我每个月可以挣到3500元的工资,还可以休息半个月。这多亏我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不仅工作稳定,而且收入还有保障。”

  2016年4月,为解决本村残疾人的就业难题,村委会筹集资金开办了这家残疾人家具厂,为村里10名残疾人和未就业的残疾人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岗位。在家具厂,索朗塔杰还经常向村民免费传授绘画技术,把致富“秘籍”传给更多人。

  “要甜茶还是酥油茶?要不要藏面?”在措麦村的一间茶馆里,老板次仁卓玛正在热情地招待着顾客。2016年,她以每月1300元的价格租下这间房子将其装修成藏餐馆,如今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加上丈夫开搅拌机的收入,2019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2019年,她花费70余万元修建了400平方米的新房。

  绿树掩映,芳草菲菲,次仁卓玛的新房如同坐落在画中。她笑着说:“村委会每年都会发放树苗让家家户户栽种,环境漂亮了,大家心情也更好。”

  近年来,措麦村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培养农牧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户整理、村集中、乡转运”的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同时,组织农牧民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绿化宣传、义务植树等活动。截至目前,措麦村绿化覆盖率达68%以上,退牧还草面积4000余亩。

  在次仁卓玛的新房子里,除各式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外,还有一个放满书籍的小书架。次仁卓玛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统一配置的,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平时会在家中查阅一些菜谱的汉语发音和写法。

  如今,在措麦村,热爱阅读、崇尚学习正成为一种新风尚。“我们喜欢学文化,请大家加入我们。”在村文化室内,十余个孩子正在利用周末时间学习藏汉“双语”的常用词汇,学完后他们会高喊这句话“打卡”。措麦村党总支书记索朗益西说,脱贫攻坚越深入,补齐“精神短板”就越重要越紧迫。为满足村民的需要,村委会的干部时常会来文化室内教授大家一些普通话、互联网、诚信经营等方面的知识,还协助开展一些农业技术培训,致力于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在措麦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一张人均收入曲线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年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1120元、2008年的5050元,到2019年的14000元,数字的增加体现出措麦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有力措施和显著成效,也能清晰看到村民的口袋实实在在富起来了。

  索朗益西说,为让村民在“富口袋”的同时,也能“富脑袋”,措麦村以“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五有五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农闲十项”活动为载体,开展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内容包含“无烟酒措麦”创建活动、周四行动绿色风、垃圾分类人人受益和“小书架进农户”等,还通过举办党员干部业务提升班、村“两委”班子“双语”学习班和“农牧民夜校”提升全村综合“软实力”,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措麦村被评选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级健康促进示范村”“拉萨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贡觉将牦牛赶回牛圈,她喜欢在睡前翻看几页牦牛养殖的资料;绘画中遇到瓶颈时,索朗塔杰会看看他人的美术作品,寻找灵感;藏餐馆不忙的时候,次仁卓玛会抽空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清晨,小学三年级的吉宗在大声背诵昨天学习的汉语词汇……

  口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措麦村村民学技术转观念,学文化增强致富本领,拓宽增收门路,向着小康阔步迈进,相信措麦这个碧湖下的小村庄风景会越来越美丽,村民日子会越来越好。

  (图片均由记者 格桑伦珠 卢文静 摄)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