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0-11-30 14:58:00来源: 青海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强调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海力量。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体现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的磅礴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极大期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是我们的不二选择。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物种、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北半球气候的敏感区和启动区,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和良性发展的思想行动注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精髓,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角度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第二,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特别关心,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事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对青海以及全国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生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青海各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态文化,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自然崇拜、有序利用、爱惜土地、珍爱生命等朴素生态伦理思想,其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无法分割、共为一体的整体性思维特征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维等,在历史发展中对各族群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基本认知和约束,对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传统的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高度融合,二者都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都强调对人类开发与利用自然要进行强制约束,都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等,这些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的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并在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的助推剂,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第三,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强调,今天的青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对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牢牢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始终贯穿于全省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在实践中,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青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上,着眼生态立省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进一步推动青海绿色发展,不断筑牢筑实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探索青海作为欠发达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及多民族地区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青海肩负维护生态安全的光荣使命,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推进传统与现代民族生态文化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人作为自然界主体的能动性,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好青海生态保护工作,为建设大美青海、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青海贡献。

  第四,生态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手段。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下新的环境问题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挑战,必须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为推进国家发展进步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青海经验与青海方案。特别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让青海受益良多,青海逐渐变成一个有山有水的景观园、一个有树有草的植物园、一个有兽有鸟的动物园、一个有声有色的文化园、一个有滋有味的游乐园。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行稳致远,逐渐走向成熟和定型。

  第五,创造良好生态宜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所要建设的生态宜居,是充分展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美丽宜居乡村;所要达到的生态振兴,是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基本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体系为重要标志。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和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着力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前提之一,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必须教育引导农牧民形成符合现代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大美青海,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青海力量。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