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春天——冰湖上的羊群出岛记
抱着小羊羔的牧人扎西。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2000多只羊,在冰湖上如一条长长的线,缓缓前行……
牧羊人分列两侧,维持秩序。他们心中忐忑,眼里却是满满的希望。
这个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是世代以牧业为生的堆瓦村村民,走向春天的起始。
堆瓦村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海拔约507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
由于海拔高,夏季短,堆瓦村的草场无法为羊群提供充足的过冬饲料。而被称为“仙女之泪”的普莫雍错,湖心有岛,因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水草丰茂。
每年高原最冷的时刻,普莫雍错封冻成冰湖。
于是,堆瓦村的牧羊人便把羊群赶到湖心岛上,挨过最寒冷的冬季。待春回大地,冰湖还未解封之时,选择吉日,再将羊群接回,迎接春天的到来。
堆瓦村的春天,便在即将解冻冰封的冰湖里。
迎接羊群归来是村里的一件大事。
3月6日,天色未亮,月牙还悬在半空中,普莫雍错的轮廓依稀可见。
村民卓玛早早起来,吃完糌粑,就和其他村民一道来到湖边。
她们要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用牛粪炉灰为羊群在冰湖上“画”出一条安全的路。
这条灰色的小径总长3公里左右,从湖岸到湖心岛。卓玛和村里的主妇们熟练地完成。
“牛粪炉灰柔软、有黏性,羊群踩上去不容易打滑。”卓玛说。
堆瓦村的春天,也在这条穿过冰面的小道的尽头。
而“画”出这样一条路,是颇有讲究的。
村里的老者凭借多年经验,反复查看冰面,最终会选择冰封最厚的地方,指挥主妇们撒上牛粪炉灰。
天刚亮,湖心岛上的羊群开始了走向春天的旅程。这也意味着羊群结束了在湖心岛上一个多月的“美食”之旅。
“堆瓦村村民祖祖辈辈以牧业为生,普莫雍错和羊群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驻村工作队队员白玛卓嘎说。
牧羊人扎西引导头羊来到湖边。他抱起一只小羊,向冰面踏出第一步,随即羊群缓慢跟进。
500多米的羊群长龙,开始离开水草丰美的小岛。
此时,牧羊人们的神经也开始紧绷起来,他们需要快速安全地通过冰湖。
行进途中,有些羊不敢往前走,需要牧羊人从后面慢慢推;有些小羊离开“羊肠小道”滑倒在冰面上,需要牧羊人抱上一段路。
在湖心岛上出生的20只小羊,受到牧羊人的格外呵护。
不久,羊群中一些老母羊开始激动地往前冲,好像已回忆起往年春天在堆瓦村度过的愉快时光。很快,充满希望的喜悦气氛传染给整个羊群。
母羊召唤着自己的孩子,小羊会发出声音给予回应。当小羊过于疲惫没有发声应答时,母羊会掉头回去寻找。
当羊群走到一半路程,太阳开始升起,普莫雍错四周的雪山披上金色的光芒,景色秀美犹如仙境。
然而,对于转场的羊群,升起的太阳犹如警钟,提醒它们需要加快步伐。
牧羊人赶着羊群,太阳赶着牧羊人。不停向前的羊群在冰湖上拉出长长的队形。
2018年,这个古老的村庄实现脱贫摘帽。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98元,村民全部入住藏式新房。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进,头羊引领着羊群陆续上岸。一同上岸的,还有春天的气息。
当最后一只羊离开冰面安全“登陆”,这条长长的队伍也告别了寒冬,走向了春天。
截至2019年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区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
苦尽甘来,便是春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自治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383种
目前,西藏自治区已记录的野生植物共9600多种,含苔藓植物700余种,维管束植物(蕨类和种子植物)7489种,中国特有植物2760种,西藏特有植物1075种;各类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383种。[详细] -
拉萨曲水县:5只小猛兽预计下月初和大家见面
2020年8月13日,曲水县动物园的老虎顺利生下一只雌性小老虎,取名“次仁卓玛”,11月8日,该动物园再次传来喜讯,园区母狮央吉生下4只可爱的幼狮,它们是首次在曲水动物园出生的猛兽。[详细] -
拉萨堆龙德庆区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
日前,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全国106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予以通报表扬。[详细] -
西藏自治区绘就碧水青山生态画卷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观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全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