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青海乡村见闻:现代社会“耕读传家”不过时

发布时间:2021-08-18 14:39: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海乡村见闻:现代社会“耕读传家”不过时
图为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徐家台村的“励志墙”。 拜得菊 摄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徐家台村,绿树掩映下的村庄稍显静谧,房前屋后瓜果飘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李积安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他以优异成绩被重庆一所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准大学生。

  但19岁的李积安是村里众多大学生中的一个,他只是徐家台村众多“耕读传家”奋斗故事中的一个缩影。

  “我以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像‘励志墙’上张贴的这些村里人一样,考一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李积安在他16岁的时候,家庭遭遇变故,此时,刚上高中的李积安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

  如今,望着徐家台村委会的“励志墙”,李积安眼里的泪花在打转,“我考上大学了,为我们大家都争了光。”

  何为“励志墙”?

  原来,徐家台村只有210户人家,但历来有崇文重教、诗礼传家的传统,先后培养出了313名大学生,其中,这些学子中,有11名博士研究生、26名硕士研究生。徐家台村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生村”。

  而为了褒奖学子和激励后人,村里把学子们的毕业证书、荣誉证书等,统一悬挂,这既是“证书墙”,也成为“励志墙”。

  村里人常讲:“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汗水浇灌希望、奋斗决定命运。”

  “我们村有两大优势,一是重视教育,二是注重农业。”52岁的老支书徐世林向记者解释徐家台村发展的秘籍。徐世林担任徐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已有20个年头,亲身经历了村容村貌改变,以及村民过上小康生活的历程。

  “为充分利用村里的撂荒地,我们成立了油菜籽专业合作社,形成‘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作用,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在解决村里的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能够适当增加村民收入。去年,光分红就达6万多元了。”徐世林说,“像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等工作,徐家台也一直走在全镇前列。”

  如今,走进徐家台村,家家户户都有一面”荣誉墙“。

  走进徐世林家,门楣上赫然写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匾额。为了能让这种耕读风气代代传承下去,徐世林和在本村出身、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就职的博士徐世晓商量,成立一个“博爱协会”,意取“博士爱护学子”,一方面对村子里家境贫困的学子在上学方面给予资助,另一方面,为家乡的孩子们注入学习奋斗的动力。

  “不念书,都没脸见人。”徐世林说,“要想富得长久,就得多读书。有了文化,就像沟壑里的水,才能四季长流。”受浓厚的读书氛围熏陶,村里大部分村民拥有高中以上文化学历,家家都有大学毕业生,户户都挂着励志字画。

  “文化素质高了,对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也就提高了。”大学毕业后回村里担任村主任的25岁的徐浩说,在徐家台,孝老爱亲、和睦共处、互帮互助成为风尚,如56的丁成莲十年如一日伺候婆婆,70岁的李加莲不辞劳苦照顾两个孙女的生活学习。

  “都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积安感慨道。

  李积安的伯父常年自己一个人生活,因肢体二级残疾失去劳动力。通过个人申请、乡镇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李积安的伯父享受“五保户”待遇,而朴实无华的李积安的父亲,将哥哥接到自己家生活,方便日常照料。

  “树高千尺总有根,河流万里总有源。一方水土,孕育一种精神。”青海省海东市委书记王林虎本月在海东市第三次党代会上表示,长久以来,海东人民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发展历程中,筚路蓝缕、顽强拼搏,凝聚升华形成了“耕读传家、崇德尚美,团结互助、守正笃实,艰苦奋斗、勇闯天下”的海东精神。

  何谓“耕读传家、崇德尚美”?王林虎说,耕读传家、崇德尚美,是河湟儿女勤劳耕作、知书达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题中之义。农业耕作是海东人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河湟文化本质上是具有鲜明高原烙印的农耕文化。世世代代海东人通过读书充盈思想,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品德润身、以公德善心、以大德铸魂,涵养了修齐治平、立己达人,爱国爱家、崇尚信义,朴实善良、勤劳智慧的传统美德。

  在海东市乐都区,该区成立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团长的“海东精神”宣讲团,正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刻解读“海东精神”,让”海东精神“成为当地民众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