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次!我国开展这一探测实验“探秘”冰川
近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在青海省八一冰川地区组织实施了冰川透视航空与地面联合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航空平台的P波段、L波段、甚高频段(VHF频段)三波段雷达联合冰川探测实验。
在实验中,科研人员利用飞机上搭载的P波段、L波段和甚高频段雷达三台载荷对冰川实施探测作业。实验自今年3月20日启动以来,已经通过航空遥感系统获取山地冰川多源遥感有效探测数据4.6TB。基于已获取数据初步分析表明,P波段和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重建结果能够反映冰川表面高程的变化趋势,与航空三维激光雷达和地面勘测结果基本一致;VHF数据则提供了清晰的冰川剖面图,能够清晰反映出冰面与大气、冰川与基岩的界面线,以及位于冰芯钻孔深度80米处的人工放置的电性异常体,剖面解释的深度与地面探测结果基本吻合。上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初步验证了对冰川特征的全面观测技术并获取了有效数据,同时验证了P/L/VHF波段联合实验的可行性。未来,实验获取的数据将进一步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共享,以促进冰川厚度及内部结构遥感反演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实验对解决冰川厚度遥感监测难题、突破冰储量估算瓶颈、引领下一代冰冻圈遥感技术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探测技术的发展将为国内外相关科学实验的开展和技术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实验期间,中科院院士、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等专家赴八一冰川实验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吴一戎院士指出,航空遥感系统对于推动我国航空遥感和透视地球观测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据介绍,本次飞行搭载的VHF频段机载雷达是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航空冰川探测载荷,同时也是国产新舟60遥感飞机首次开展4500米以上高山区域飞行实验。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是我国目前综合能力最强的航空遥感平台和科学实验平台,可全天时、高精度展开对地观测。近年来,已承担多项大型航空遥感综合科学实验、灾害与环境监测飞行等科研任务,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在粤文旅招商引资 签约项目11项总投资68.43亿元
西藏自治区文化旅游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广州市举行。活动中,西藏招商引资工作人员与广东省文旅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共签约文化旅游类项目11个,总投资68.43亿元(人民币,下同)。 [详细] -
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幸福家园——“老西藏精神”激励林芝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在新西藏革命和建设伟大历程中,无数仁人志士披肝沥胆、顽强拼搏,在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从一穷二白的发展基础起步,推动西藏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详细] -
西藏科考队赴珠峰开展科考活动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日前,由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西藏大学和西藏农牧学院等单位6名科技人员组成的西藏首批二次青藏科考队在拉萨举行出征仪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