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米瑞村残疾人家庭的脱贫故事:走出一条身残志坚的脱贫路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米瑞村有这样一户民族团结先进家庭,夫妻两人均是残疾人,妻子德吉肢体二级残疾、丈夫何天奎肢体三级残疾。虽然上天夺走了他们健全的身体,但他们身残志坚,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脱贫路上撑起了自己的小家。
30年前,年轻的何天奎在部队服役3年后,因工作需要调到部队农场。当时,部队农场为了宣传党的政策及丰富军民的业余生活,经常在农场播放电影,吸引了附近许多群众前来观看,其中就包括藏族姑娘德吉,他们也因此相识并相恋。
当问到何天奎为什么留在这里并娶了德吉时,他脸上总是饱含笑意:“虽然德吉手上有一些残疾,但德吉是一个好姑娘,那时候就想着给她一个家,用自己的一辈子去照顾好她。”虽然这是一句普通的话语,但对德吉来说却是最美的情话,也是何天奎一生践行的诺言。后来,何天奎为了照顾家庭,经常外出务工,不幸在一次事故中摔断了左手,治好后仍无法用力,落下了终身残疾。
“那时候在工地受了伤,手一直无法复原,德吉左手残疾也不能干重活,只能是干多少算多少,生活就慢慢变得贫困了。”谈到他手摔伤后的生活,何天奎的眼中饱含泪花,表达着对这个家的歉意。“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帮助下,以前贫困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家庭收入也越来越多了。”他说道。
2015年以来,他们家利用仅有的几亩土地,加入村合作社。虽然身体有些残疾,但他们还是自己承包了五六亩青饲料玉米地进行种植,每亩出售价格1600元,一年增加了8000—10000元不等的收入。何天奎不顾辛苦主动申请担任村内草原生态管护员和村集体80亩苹果基地管理员的职位,在农闲时节还经常到工地上打零散工,增加家庭收入。
德吉残疾较为严重,但她依旧未曾放弃,除了在家帮忙管理田地外,还饲养了奶牛、藏香猪以及藏鸡,通过制作酥油和养殖牲畜出售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办法来挣钱补贴家用。就这样,他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家里慢慢摆脱了贫困,生活逐渐变好。
当问及家中现在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帮助解决,德吉说:“党和政府已经帮助我们很多了,现在大儿子已经找到了工作,小儿子也快要毕业了,如果家里有困难自己也可以解决的,不能再麻烦党和政府了。”多么朴素的语言,话语虽简单,却饱含对党和政府深沉的谢意和他们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的决心。一家人苦尽甘来的脱贫故事在巴宜区流传为佳话。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林芝市脱贫攻坚纪实: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6958户2389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490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详细] -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饶文斌:扶贫路上,离群众更近一些
参加工作4年多时间,饶文斌有2年的时间被抽调到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督导考核组工作,还有半年的时间在驻村,助民脱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