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如何讲好碧水蓝天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0-11 10:56: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每当看到洱海都忍不住感慨,幸好这里的环境得到了治理,要不然就无缘这样的美景了!”自从成为大学生宣讲团的一员,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高玉菡就开始研究如何讲好“大理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

  查阅资料时,高玉菡被历史图片震惊:曾经的洱海,是周边居民生活废水污水的“汇聚地”,成片的蓝藻、垃圾飘在水面,污染非常严重。如今,洱海湛蓝一片,每天有环卫工人进行水藻打捞,焕然一新。这是怎样做到的?

  高玉菡把目光锁定在村民何利成的身上。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何利成早年以打鱼为生,洱海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他多次转换身份,开过客栈,做过田间管理员,前几年还开始承包土地种植绿色有机稻米和油菜,成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转型代表。”

  在她看来,何利成的职业转变都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政策息息相关,“这些年来,经过治理污染、生态搬迁、环境修复等举措后,洱海终于在人们的努力下重现往日的美丽”。这样的故事,成了大理大学大学生宣讲团乐于讲述的鲜活案例。

  大理大学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会长郑朋娟介绍,宣讲团隶属于研究会的一个部门,自成立以来,很多学生站上了宣讲的舞台。“包括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时事热点,都是我们在理论宣讲中要涉及的选题。要让不同专业的同学爱听,进而理解背后的理论内涵,我们就要下功夫把故事讲得生动、贴近生活。”

  杨佼镰是讲述大理生态环境保护故事的“行家”。在他的讲述中,不仅有苍山洱海的生态保护、古生村村民的环保故事,还有在云南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等内容。

  杨佼镰小时候就跟随父亲见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防沙固沙的工程,参与过植树造林活动,这让他对生态保护十分感兴趣。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大理与家乡新疆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是这里最明显的特征。”

  古生村位于洱海边,是一个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白族传统村落。“万古生春”四字牌匾立在古生村村口,它是如何焕发新生机的?

  杨佼镰前后二三十次实地走访古生村,和村支书、村民、环卫工人等深入了解,拿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素材。

  “所有人都在强调一个关键词‘变化’,这也是我在宣讲中最想告诉大家的。”杨佼镰说,洱海从脏乱差重新回归碧水蓝天,每个人都看到了治理带来的变化,“生态好了,旅游环境就好了,吃上旅游饭,居民的收入自然也高了,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回答了绿水青山为什么是金山银山”。

  融入“生态+”理念,以农耕为主的古生村也迎来了产业发展机遇。杨佼镰在调研中了解到,“现在,古生村打造了绿色农业基地,种植生态大米、生态蔬菜等,不仅对土地污染小,真正做到了生态保护,还实现了经济增收”。

  “不只是古生村,我们还去到双廊生态长廊、大理机场附近等,去考察海东环境保护,真正了解整个洱海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这都是我们宣讲内容的‘宝藏’。”杨佼镰说。

  在郑朋娟看来,大理有天然的自然资源,用年轻人的语言把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是宣讲团成员一直努力探索的。“有的同学会在宣讲时配一首大理本地的传统音乐,也会模仿当地村民的说话语气,讲他在采访过程中对方的表情,这些细节都是同学们自己去调研、实践得来的结果,再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就不会太枯燥了”。

  一次在大理北三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调研宣讲时,郑朋娟在讲到保护生态文明时,问一名村民:“为什么大理不允许种大蒜了?那现在种什么?”当村民回答“大蒜污染土地,我们改种莴笋等作物”后,她继续引导说:“为什么种植大蒜收入更多,反而不能种了?从长远看,这两年不再种植大蒜后,土质明显变好了,新的作物收成就会长久保持,并且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这就是‘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这样他就很容易理解了”。

  遇到不理解“为什么古生村要改种水稻”时,她会解释说:“一方面自己家可以吃,另一方面,稻花飘香时,游客会前来打卡拍照,无形中带动了消费和旅游业。比如,可以在洱海边卖炸洋芋,增加自己家的收入。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

  宣讲团指导教师、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卓梅说:“大学生宣讲团成立之初的定位是首先服务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功夫花在‘前端’。讲什么内容,要靠宣讲团成员自己去发掘、领会和不断打磨,如何讲得生动,也需要不断地一遍遍训练。”

  “今年,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洱海、走进古生村,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尝试把本地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作为当地教育教学资源融入宣讲团要讲述的故事当中。”张卓梅表示,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地方的资源,思政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加可持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