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行业动态

藏药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孙开远 发布时间:2018-01-05 09:07:00来源: 西藏日报

作为藏医康派代表性人物,拉萨康松藏医骨科医院院长旦增达杰对于藏药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就像《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总纲一样,《四部医典》也是藏医最根本的理论体系,藏药的发展,必须认真遵循《四部医典》的各项要求。

“医生医术好不好,直接体现在药材上。中医治疗效果之所以被一些人诟病,不全是医者水平问题,而往往是药材质量问题。人工培育藏药材虽然解决了数量问题,但质量还是不及原生药材。”站在传统角度上,旦增达杰直截了当地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旦增达杰告诉记者,青藏高原生态脆弱,但地域广大,许多藏药材之所以稀缺,是因为人们一直循传统采药地寻找药材。以山南为例,除了传统采药地的两个县,其余9个县的天然药材几乎无人问津,而在拉萨提起藏药材的采集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夺底沟。除了这些地各种藏药材相对集中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历史上这些地方曾是许多著名藏医大师在那授业、济世、采药、修习之地。

旦增达杰认为,要增加原生藏药材的产量,除了加强保护之外,还需要破除一些不科学的思维习惯,按照《四部医典》的要求,扩大藏药材采集范围。

旦增达杰说,《四部医典》对药材生长年限、气候、地点,采集时机、方式、环境,存贮用具、时间,炮制中祛毒、调配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概括起来,共分7大类。

“药材必须达到一定的生长年限,所产生的药效才好。还有,同样一种药材,阳坡和阴坡、潮湿和干旱、土质的不同、采集季节在秋季还是在夏季、用的是花叶茎根哪个部位等等,都会对药效产生影响,有的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旦增达杰稍稍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目前人工种植、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粗放的生产和贮存方式,使药材按《四部医典》要求进行采集、存贮等变得困难。”

旦增达杰最后说,藏药材人工种植和工业化生产,必须摒弃一些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杀鸡取卵”等做法,而要真正建立起“医者父母心”的心态,本着对藏医药事业高度负责和为广大患者着想的态度,身体力行历代藏医大师的工匠精神,在种植、采集、贮存、炮制等各个环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做,就必将会把藏医药发扬光大。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