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生活做好五件事
受访专家: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 王东旭
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陈仕林
如今,癌症已成为一种慢病,学会与癌相处是每位癌友的必修课。比如,如何预防和处理化疗导致的脱发问题,经常感觉疲劳和食欲不振怎么办等。专家表示,很多问题看似小事,但在抗癌过程中,任何细节都不可忽视。
1.尽可能保持充足睡眠。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王东旭说,人在睡觉过程中分泌的一些激素,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低质量的睡眠不利于激素分泌,进而影响癌症术后的康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人患癌症风险更高,其原因就是睡眠不足导致了激素分泌和代谢紊乱。
2.准备一顶假发。脱发是癌症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化疗期间,毛囊被破坏后,头发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脱落。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陈仕林说,如果化疗后脱发严重,建议在公共场合佩戴假发,有助于提升自信心,但在非公众场合最好还是少戴,这样更有利健康。选择假发时要注重透气性,仔细查看发丝的材料,以减少对头皮的伤害;平时还要定期做好假发及所剩真发的清洁。
3.善待你的皮肤。陈仕林说,各种治疗方法的联合运用,能给癌症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皮肤反应就是其中一种。很多患者在放化疗后,皮肤会变得容易过敏,或是出现干燥、多鳞、瘙痒等症状。这部分患者应当避免阳光直射和暴晒皮肤,减少接触紫外线。
平时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不用含酒精或碱性的洗浴产品清洗,洗澡时水温也不宜过高,每天使用润肤露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平时衣着须以舒适为准。不管在医院接受治疗,还是回家康复,都要尽量选择棉质宽松的衣服。因为放化疗会引起潮热和皮肤过敏,棉质、透气、宽松的衣服可以减少皮肤摩擦,避免损伤。日常饮食应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促进皮肤的修复。
4.时常练脑,保持大脑的灵活性。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记忆困难或糊涂的问题,如果发现类似情况,建议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把日常的各种事情写下来,然后和家人谈一谈,对锻炼记忆力会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适度的脑力劳动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临床发现,肿瘤患者大多有消极悲观、恐惧或回避现实的心理,这会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其预后。王东旭建议,家人亲友应重视患者的倾诉,多与他们沟通,多用鼓励性语言,可以与他们探讨一些问题,在缓解压力之余,还能刺激他们多用脑。
5.吃得好最重要。癌症治疗的副作用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食欲,甚至让你感觉吃什么都没味道。王东旭强调,吃不好是癌症患者康复中的大敌,癌友需要尽可能在治疗及康复期,维持稳定且理想的体重,这对预后大有益处。
食物的选择应当多样化,切忌片面夸大某些食物的抗癌作用,以防营养摄取不均。建议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占比,且要选择优质蛋白,如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鱼肉等,以及大豆蛋白质,以减缓肿瘤所导致的蛋白降解及蛋白合成降低。由于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较强,且以糖酵解的代谢方式为主,因此建议限制糖类,特别是精制糖的摄入。
肿瘤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放化疗对机体的损伤还会导致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而粗粮较精细加工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更低,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因此,必须保证每天膳食中有适量的谷类食物,且要粗细搭配,每天粗粮摄入量最好在50克以上。非淀粉类的蔬菜和水果不仅要保证摄入量,还要有足够的种类,每天至少吃5份(共约400克)不同果蔬。植物油不能只吃一种,最好换着吃,并远离酒精、红肉与腌制食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撮谷道,古人养生大法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古人称肛门为“五谷残渣之道”,通过撮谷道,将气上提、适时而闭,有升有降、有闭有开,人体气机才能通畅自如。[详细] -
“一两茯苓一两金” 服用茯苓到底有哪些好处?
茯苓是一种十分常见且营养价值较高的中药,民间素有“一两茯苓一两金”的说法,宋代文人黄庭坚也曾诗咏茯苓:“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详细] -
揉压三穴,护牢听力
时下,因为工作压力大、长时间使用耳塞及噪音污染等多种原因,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人越来越多。他还推荐,三种广东人常吃的根茎类蔬菜其实有润肺防燥的功效,可以适当多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