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须全程接种
为做好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的管理,防范因感染控制漏洞引发的次生疫情风险,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期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管理指引(第一版)》,该指引适用于5类人群,包括开展相关工作的一线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开展流调的专业技术人员等。
按照指引要求,所有上述人员要按照无禁忌症者“应接尽接”的原则,须完成全程疫苗接种14天及以上,并按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整体工作安排完成加强免疫。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者不得参加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本人、所在单位应主动报告工作人员14天内外出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
相关人员要按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自该指引发布之日起,本市发现京外关联和/或本地病例时,工作人员及其接触环境或物品及风险工作区域环境应每日开展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国内疫情存在中高风险地区时,本市无京外关联病例时工作人员及其接触环境或物品及风险工作区域环境应每3日检测一次核酸。
在工作防护方面,指引明确提出,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在进入风险区域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鞋套等,并确保规范穿脱。
指引提出,对于上述人员要优先选择疫情防控高风险工作人员封闭管理,实施“在岗封闭管理+离岗封闭管理+健康监测”的集中连续勤务模式,负责单位应做好后备梯队配备,落实人员轮替,开展离岗集中医学观察和人员休整。如无条件实现封闭管理,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确保工作封闭管理、离岗闭环管理及健康监测。日常防护方面,指引提出,相关人员应科学佩戴口罩,减少聚集,错峰错时就餐,建议使用公勺公筷。要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社交距离,注意饮食安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卡牌“盲盒”盯上学生市场 警惕未成年人购买成瘾
近日,不少小学生因为购买奥特曼卡牌,花费上千元、甚至3000元的大额支出,造成家庭矛盾,有的甚至引发报警、投诉。[详细] -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超600万人次
随着覆盖面不断扩大,办理手续简单便捷,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群众从中受益。[详细] -
碰瓷防疫的凉茶栽了 还有多少伪“神药”
一款普通的凉茶产品,硬是给自己贴上防疫标签,俨然把自己包装成防疫“神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