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倒春寒偷袭你的膝关节
接连两场大雪直接把气温打回原形。不过也正符合初春时节的特点——早晚温差大,忽冷忽热,阴晴不定,不好调理穿衣指数。此时虽阳气萌发,万物复苏,但残冬余威尚在,剑锋所指,寒气逼人。
所谓: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就是年轻人凭借身体,不在乎老话“春捂秋冻”,早早轻衫薄衣,会美丽“冻”人。
初春虽气温上升,但冷空气仍是频繁,且风速较大,特别容易导致身体热量的散失。皮肤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关节僵硬,失去正常的灵活性。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肌肉和关节都可能受到损伤。
虽然现代科学并未找到寒冷导致关节受损的直接证据,但有不少研究指出,寒冷、低气压、潮湿会引起关节疼痛。俗谚说“春冻骨头秋冻肉”,稍不留神即遇冷风刺骨,所以还是要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关节为筋骨之会,就是筋和骨会聚的地方。特别是膝关节,为人体最大的关节,是下肢负重和运动的核心,具有骨多而肉少,筋多而脉少,皮薄而脂少特点。膝关节由于缺少血脉的温煦和皮肤肌肉的保护,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如果过早地穿着短衣薄裙,人又阳气不足,风寒湿邪气乘虚入侵,痹阻在关节内就会导致关节“痹症”,也称风寒湿痹。它会造成长期慢性的关节畏寒疼痛,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
有骨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易经》中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说的就是痹阻在关节内的风寒湿邪会与外界的风寒湿气相呼应而引发疼痛,尤其气候变化很大的“春分”和“秋分”时节。所以这两类人是不会轻举妄动的,一定“捂”得严严实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好好刷牙可防高血压和糖尿病
多因素分析显示,平均随访6.6年期间,与几乎不刷牙的人相比,每天至少刷两次牙的人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5%和35%,每天刷一次牙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也降低了23%。[详细] -
调查显示:仅有22%的受访“打工人”每天能睡够8小时
中国医师学会睡眠专业委员会顾问陆林表示,当前,有睡眠问题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除了都市上班族外,不少中学生、大学生也存在睡眠问题。[详细] -
生病得忌口?这三种忌口方式“得不偿失”
如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控制在11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满足这三个条件时是可以食用水果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