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制造容貌焦虑的医美广告(新视野)
“只有与众不同才能百里挑一”“颈纹就像一圈圈年轮”“别让你的眼睛暴露你的年龄”“我不许你老”“‘双眼皮’是一个女孩子最低的消费”……
这样的医美广告您见过吗?实在是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落泪。试问谁不希望自己长得精精神神、漂漂亮亮呢?但上述医美广告的话术制造了深深的容貌焦虑,并导向人们去进行可能并不必要、且价格不菲的医疗美容消费。
为规范和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有效维护医疗美容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执法指南》,剑指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
其中,首要打击重点就是: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
这可谓打中了医美广告的七寸。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正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美也应有道,应该理性健康地追求。问题是现在医美市场迅猛发展,医美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医美广告铺天盖地。有数据显示,医美用户人群在2020年已突破1500万人,市场规模约1975亿元。
在这个所谓的“颜值经济”时代,部分医美广告利用受众爱美心理,打造具有容貌焦虑倾向的宣传语,逐渐影响受众观念,以求谋求最大利益。
在观察中可以发现,医美机构的宣传语言几乎都强调年龄与容貌,将变老这一正常生理过程妖魔化,把少女感作为重点营销对象。部分医美机构的宣传还将变美与精致女性捆绑营销,树立只有“美丽”才能有“魅力”的观念。
可以说,如果活在医美广告营造的世界里,那美貌就是不可阻挡的通行证,人活着就剩追求美貌这一个目的,把人给极端物化了。若任由这种想法蔓延,那对于社会心态,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将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美的本质是健康,是自信,是对于艰险困苦的斗争,是踏遍万水千山的豪情。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真正看重并需要的应是发自内心的良善之美。
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执法指南》,反映了政府对于医美行业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监管政策趋严,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整顿医美市场的非法行医、虚假宣传等乱象,营造健康的爱美导向。而对于医美市场来说,这也是一次驱除劣币的过程,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新发布标准可快速检测化妆品禁用限用物质——为化妆品安全提供保障
在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方面,新制定了《化妆品中禁用物质藜芦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妆品中恩诺沙星等15种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唇用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对位红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3项标准。[详细] -
北京292.37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10月27日18时,本市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4248.5万剂,累计接种2047.21万人,其中292.37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详细] -
拿筋膜枪突突几下能减肥?想得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筋膜枪爆火出圈,不仅健身达人、明星网红在用,连上班族、广场舞大妈都奉它为“放松神器”,哪里疼痛打哪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