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昆仑山生灵的“守护卫士”
1月3日至8日,中新社记者跟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的民警驾车,沿着303省道和塔肯公路一路向西北方向驶进,开展为期一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等野外巡山巡护专项行动。
1月3日至8日,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的民警们深入昆仑山腹地开展巡山巡护和清夹清套工作,记者有幸跟随采访。在第一天巡山的两个小时内,记者肉眼所见的藏野驴、野牦牛、盘羊、岩羊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就达到了约250只,野生动物大都成群结队出现。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出发前,青海省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带足枪支弹药和食物。
“过了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检查站,你就进入了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无人区,即将面临什么危险我们不得而知。”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局长孙龙海说。
自1988年成立起,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每年多次深入昆仑山腹地开展野外巡山巡护工作。
图为1月4日,民警攀登雪山,开展巡山巡护工作。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警车走在结冰的河面上时我最紧张。”因为没有道路,民警们只能在冰面上和山坳间逶迤前行,孙龙海提醒随行的记者,“如果警车掉入冰窟,我们得立马脱掉身上的衣物,从车窗爬出冰冷的河水后,再穿上衣服想办法把车拉出来。”
进入昆仑山腹地,天色逐渐灰暗,山下尘土飞扬、山顶白雪皑皑,周围一片荒芜,出奇地安静。
“必须在天黑前搭建好野外露营的帐篷,大家不要随意离开营地。”孙龙海严肃地说,“这里可是雪豹、野牦牛、藏野驴、盘羊、原羚、棕熊等野生动物的领地。”
图为1月4日,民警们分析动物足迹。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一觉醒来,帐篷里已结了一层薄冰。民警们麻利地凿冰取水、烧水做饭……在弥漫着沙尘的帐篷里吃完简单的早饭,16位民警从营地向不同方向开展巡山工作。
野牦牛、藏野驴、白头雕、鹅喉羚……第一天巡山的两个小时内,中新社记者平均每10分钟就可以见到不同的野生动物。
“这些动物看到人都不害怕,说明最近没有盗猎分子打猎。”孙龙海结合环境特点、人类活动痕迹等因素分析。
“看!对面山头上都是野牦牛,山脚下还有藏野驴和鹅喉羚在奔跑。”民警安建国虽已在基层一线工作了19年,规模如此巨大的野生动物种群还是第一次见到,“我粗略清点了一下野牦牛的数量,大约有200只。”
图为1月4日,民警们互相搀扶攀登雪山。中新社记者 鲁丹阳 摄
在巡山途中,这些森林警察尤其会对巡护途中发现的动物尸体仔细查看,“我们需要判断动物是自然死亡还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死亡,若是人为猎杀、构成案件,民警们会立案侦查,找到猎捕杀害动物的犯罪嫌疑人。”民警岳海华说。
早上十点出发,傍晚七点才返回营地,森林警察连续几天的紧张工作却“毫无收获”。
“在此次巡山的4000平方公里范围内,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盗猎的迹象。”孙龙海说,近年来,昆仑山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在增长,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少,不间断巡山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昆仑山腹地的野生动物没有受到人类过多的干扰。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青海的生态资源总价值18.39万亿元人民币,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7300亿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实拍青海警方昆仑山武装巡护:守护高原精灵的家园
1月3号至1月8号,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的16名民警深入昆仑山腹地,露营野外进行武装巡山,开展为期一周的打击非法盗猎行动。[详细] -
实拍冬季昆仑山腹地:野生动物成群结队
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局长孙龙海介绍,通过巡山发现该地野生动物的种群数在不断扩大,且昆仑山腹地的野生动物没有受到人类过多的干扰,保持了最原始的野生生态环境。[详细] -
青海森林公安安建国:19年救护几十种高原野生动物
40岁的安建国现任唐古拉山派出所所长,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已经工作了19年。19年间,安建国在巡护过程中以及民众和牧民报警的情况下,陆陆续续救助过几十种野生动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