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道孚县乡镇劳务数据库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美德工业园区劳务现场。道孚外宣供图
6月6日下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美德工业园区的工作人员余小波收到了园区13家企业未来一周的用工需求,经过园区劳务数据库系统的整理和汇总,依次提取了下周务工的小组及成员名单,并通过微信分别发送到各劳务小组的组长手机上。
第九劳务小组的组长降措看到成员名单,赶紧通知了所在小组的17名村民务工的时间地点。扎西志玛就是其中的一名劳务人员,今年她已经在园区的13家企业内轮流务工30余天了,每天有120元的收入,遇到加班每小时有20元的加班工资,这样的用工模式让她得以提前安排自己时间,没有务工时她就去八美镇上的工地做小工,这样一来,拥有了更多的收入渠道。
美德工业园区位于道孚县八美镇和协德乡,2018年和2019年当地群众种植莴笋收入大幅度提升,县委县政府邀请专业人员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土地条件,于2019年9月启动了美德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引进13家种植企业以520元/亩流转1.1万亩土地大规模种植莴笋和油菜。
种植业规范用工是摆在园区发展面前的一大难题,县委政府多方调研、对八美镇、协德乡和附近的乡镇长期不能外出且有务工意愿的年轻劳动力进行摸底调查后,结合当地实际推出园区+企业+工人+大数据的智慧用工新模式,并建立了园区劳务数据库,所有务工人员与园区签订劳务输出合同,分成10人一组的若干个劳务小组,建立主力和后备两支队伍,确保园区内13家企业用工高峰需求,同时对周边乡镇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美德工业园区劳务现场。道孚外宣供图
康巴之花是园区最早入驻的种植企业之一,也是连续两年在协德乡种植露地蔬菜的企业之一,谈起入驻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工业园区内的土地连片成带,管理更加方便,同时园区内正在建设网围栏、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冷链物流等,并实行200亩土地流转的奖补政策,这样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园区实行每周劳务人员派遣制度,省去了企业与村民的之间的沟通成本,务工变得更加务实高效,同时务工实现科学化管理。
“规范用工、构建和谐就业环境是促进种植企业复工复产、坚定发展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精准摸清每一名有务工意向人员的技能水平、就业意向,运用大数据的方式,加大园区、企业、务工人员的交流合作,动态掌握劳动力的就业轨迹,跨乡镇、跨产业对劳动力信息融合分析,实现就业岗位与劳动力精准匹配,用实际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县委书记蒲永峰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