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心系群众献真情 青春无悔为家乡

发布时间:2021-01-22 09:15:00来源: 甘肃日报

  “花开的时节,你伸出纤纤的小手、稚嫩的臂膀,硬是把翠峰山的昂扬、拉尕山的厚重,揽入温婉的怀中,融入幼小的心田。花蕾,由此在泉城溪水滋养下,静静绽放;芬芳,因你在龙江两岸满坡里,徐徐飘扬……”一年来,诗词《致小娟:最美的达玛花》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一个中央民族大学“双学士”毕业生,放弃留在北京的机会回到贫困家乡报效桑梓;一个爱美的姑娘收起裙子和高跟鞋,换上运动鞋,日常奔忙在山野村屯间……张小娟用双脚丈量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的山水大地,用双手绘就了贫困群众的致富蓝图。她把幸福献给了贫困群众,她的事迹也留在了人们心里。

  一

  冬日的舟曲,寒风凛冽。2020年12月25日,记者再次驱车来到张小娟生前的扶贫帮扶村——舟曲县曲告纳镇瓜欧村。

  “当时听到小娟离去的消息,我特别痛心,现在都一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娃娃,我还是很难过。”瓜欧村村民余双吉说。

  余双吉是张小娟曾经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前几年,余双吉出去打工,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收入,加之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张小娟三天两头前来探望,与余双吉一家建立了深厚感情。在她的协调下,余双吉参加了挖掘机技能培训,后来又加入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在村民冯万顺眼里,张小娟虽然身体柔弱,但脏活累活都冲在一线,指导村民生产、帮助制定脱贫措施,想方设法培养贫困户“造血机制”。冯万顺的女儿长期患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张小娟上门鼓励其妻子李海霞学习拉面技术。

  看到冯万顺家2亩多地的核桃树一直挂果不好,张小娟又请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上门指导。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张小娟的办公室抽屉里,摆放着十几本用过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在下乡过程中了解到的贫困户和贫困村的情况。为了这份扶贫责任,张小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处处都留下了她奔走的身影和坚实的脚步。

  二

  “无论时序如何流转,我都无法忘记在小娟离开这个世界前,与她相遇时的情景:寒山梁上风阵阵,看着她沾满泥巴的运动鞋和裤腿、被山风吹乱的头发,我心里莫名升起一股敬意……”张小娟昔日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2008年,从北京辞职回来的张小娟,正赶上舟曲县“5·12”地震灾后重建。当时,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几乎都是老人孩子,而农户的房子又急需维修。刚参加工作的张小娟主动申请帮助群众改造危房,她卷起裤管、撸起袖子帮助村民收拾房间、扫院子。在尘土漫天的土坯房和村道上,村民们很难把这个“土干部”和刚回来的“洋学生”联系在一起。

  “整理妹妹遗物,多是穿旧的冲锋衣和运动鞋,为数不多的裙子高跟鞋是新的,每次逛街买衣服,首先考虑‘方不方便下乡穿’……树下听风、日照南窗的情境是她从小的渴望,但是后来的她却扎根基层,用自己的渴望换来了更多人的美好生活。”回忆起和张小娟在一起的时光,姐姐张小慧的眼泪夺眶而出。

  坚定信念,笃行致远,张小娟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深爱的家乡,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我们所有的辛苦,在看到父老乡亲幸福生活的那一刻,全部变得值得……”

  三

  于无声处树丰碑,遗范激励后来人。

  “小娟姐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驻村帮扶路。”在瓜欧村,新任包村干部“95后”的罗慧妮是张小娟的“接棒者”。

  像张小娟生前一样,罗慧妮隔三岔五要到村里的脱贫户家里拉家常。村民田平平今年51岁了,29岁的儿子一直没有就业。罗慧妮得知此事后,立即和乡镇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帮助田平平的儿子参加挖掘机技能培训班,让他掌握一技之长。

  “接替小娟姐的包村工作,我感到使命光荣,同时也有一定的压力。”罗慧妮告诉记者,当前舟曲县正在甘南州的统一部署下,全面推进“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和“美丽舟曲”建设,村民们积极配合,很多工作顺利开展,这得益于此前张小娟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我要传承发扬她的精神,全力推动瓜欧村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对小娟姐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杨寿永是舟曲县委宣传部一名干部,同时也是峰迭镇沙沟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说起张小娟,杨寿永动容地说:“张小娟是我们当中的优秀代表,她给新时代青年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们要坚定信念、继续前行,把深情奉献乡土、用行动诠释赤诚,代她走完新时代的‘长征路’。”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用知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5·12”汶川大地震后,张小娟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灾后的家乡。“在小娟眼中,家乡是美的,是充满前途和希望的,带着一颗追求美创造美的心,她投入到基层。”张小慧说。 [详细]
  • “她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

    “她在脱贫攻坚一线拼尽全力,扎根基层为老百姓奉献的事迹,对我们所有扶贫干部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大学毕业后,张小娟返回家乡参加工作,长期坚守在农村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