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生态文明绿色旋律 谱写高原藏乡最美乐章
四月的甘南,蓝天高远、白云静凝、阳光和煦、清风徐来。玛曲县境内的黄河段岛屿——鸭蛋岛上,迎来了一群“老朋友”,近3万只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斑头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等珍惜飞禽种群回到这里繁衍栖息。它们是大自然的使者,用足迹和迁徙感受黄河生态的变化,勃勃生机彰显了甘南州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甘南,一直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最大的魄力、最强的干劲、最实的举措,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保护修复并举 擦亮生态底色 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了黄河生态保护与建设、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气比例达到98.8%,全州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地下水监测点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率均达到100%。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绿水青山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目标,彻底擦亮了甘南底色,树立了甘南品牌。
绿色发展并存 提升幸福颜值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建成1603个小康村,覆盖了全州54%的自然村,惠及10.9万户48.9万农牧民群众。曾经坑洼难行的乡道、破损残旧的房屋、随意堆放的垃圾都已无处寻觅,蜕变后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共基础设施星罗棋布,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成效显著。硬化路、文化墙、绿化带、节能路灯、垃圾分类箱井然有序,一步一景中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五无甘南”已成为甘南州对外宣传的新标签、新名片。全州上下誓将绿色发展践行到底,坚决树起生态信仰,担起生态责任,挺起生态脊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深化生态系统治理修复,重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齐心戮力描绘诗意和谐的生态画卷,使甘南州真正成为蓝天白云之下,碧绿青草之上的生态家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是今年的核心任务,要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推动青海湖发展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质量提升和绿色示范,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详细] -
甘肃甘南在绿色发展中消除绝对贫困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17年年底,识别贫困村309个,舟曲县、临潭县纳入省级深度贫困县。[详细] -
绿色发展 铺就甘南最美底色
在洮河沿岸的卓尼县博峪村,记者见到了来自张掖市的何女士,她说:“来甘南看看美丽的大草原,看看成群的牛羊,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再喝上几碗新鲜的酸奶,心情好极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