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中央红军克服了哪些困难?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成功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浩 摄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男人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是神仙。”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处,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民谣。夹金山为藏语音译,意指很高很陡的山,海拔4100余米,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也没有人烟。
86年前,中央红军与残酷的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翻越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4月2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解说员贺梦雨给我们讲述了那段历史。
生死抉择
翻越夹金山 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随后,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进入四川,于5月底到达泸定县城。此时,中央红军面临着生死抉择,是北上还是南下?
紧要关头,党中央在泸定城附近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泸定桥会议,决定继续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因此,翻越夹金山就成为中央红军的必然选择。
6月8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攻破川军芦山、宝兴防线后,战天险、修栈道,迅速进到夹金山南麓的宝兴县大硗碛地区。
6月11日,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先头部队——红四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到达硗碛,由于红军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和爱民纪律,受到当地藏族同胞的热烈欢迎。6月12日,红四团成功翻过夹金山。先头部队成功翻越夹金山的消息传到硗碛后,大大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士气。
在翻越雪山之前,当地藏族同胞为红军送来了萝卜、玉米等食品,还协助红军砍来干竹子,扎起一捆捆火把,找来一些树枝做成路杖,把铆钉加装在草鞋上,并用当地产的棕皮做成棕皮背心以御寒。
生死考验
靠万众一心 征服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
在夹金山下的一块平地上,红军召开了翻山动员大会。会上讲了一些翻山的注意事项,例如要用布条遮挡眼睛防止雪盲,在山上因为空气稀薄不能过多停留等等。会议结束后,大家丢掉一些不必要的物品,带着干粮、拄着拐杖,沿着崎岖的山路经过筲箕窝、一支箭、五道拐向夹金山方向前进。
红军将士大多数来自南方,经过长途行军和连续作战,体力消耗很大,对雪山严寒和稀薄空气很不适应,御寒用品也极度缺乏,翻越夹金山是对他们身体极限、心理极限、生存极限的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6月17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冒着严寒、顶着风雪成功翻越夹金山,迈出了挥师北上的第一步。聂荣臻后来回忆:“我们全靠万众一心,群策群力,互相帮助,发扬了阶级友爱,胜利地越过了夹金山。”邓颖超在描述翻越夹金山时这样写道:“我们来到山上,越往上走气压越低,呼吸越困难,有些体弱患病的同志,一坐下就起不来了。一过山顶,许多战士连走带滚,滑下山去,这座巍峨的雪山,终于被红军征服了。”
“虽然红军翻越夹金山已过去86年,但是长征烙印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红色印记从未淡去。”贺梦雨说,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翻越夹金山:红军长征中行军最慢的一段 铸就一座历史丰碑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甩掉国民党追兵后,来到夹金山下。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爬雪山、过草地这段艰难而伟大的征程由此开启。[详细] -
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鸟儿飞不过 人畜不敢攀
1935年6月13日,在夹金山下的扎角坝,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聚集在这里,召开翻越夹金山的誓师大会,信心十足的向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迈进,去迎接又一次生死考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