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支教队让玉树“格桑花”绚丽绽放
今年暑期,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红十字会的“海山情缘、山海同行”志愿服务队支教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开展了近一个月的“海山计划”志愿服务,为偏远地区的师生普及海洋生态保护、应急救护等方面的知识。
据介绍,支教队在抵达囊谦第二完小后,充分发挥海洋特色,向孩子们分享了海洋生物博物馆中的标本制作方法,普及标本的制作原理,并且从海洋的分布位置到海洋物种数量及分类,从体积最大的海洋生物蓝鲸到游泳速度最快的剑鱼,以及海洋污染的危害等方面为孩子们普及海洋环境保护知识。
浙江海洋大学支教队成员在为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的孩子们进行海洋知识科普。(受访者供图)
“在支教中我们发现学校没有专业的科学老师,侧重理论教学而缺少实践体验,我们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让他们了解人体器官分布与消化过程和养分的吸收、四季的更替,天体的外观、日月食的形成等内容。”支教队负责人介绍。
依托红十字会专业基础,支教队开设了应急救护课堂教学活动,从海姆立克急救法、三角巾的使用等基础技能着手,结合“理论+实践”为师生开展了一次生动的急救培训。课堂上,AED的使用以及心肺复苏、急救包扎等应急技能的教学齐头并进,让师生们学到了科学的应急救护知识。课程结束后,支教队在校园多地放置了急救包,为师生提供基础的应急保障。
浙江海洋大学支教队成员在为囊谦县第二完全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应急救护课堂教学。(受访者供图)
“这次支教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充分体验到了当地的风土民情、饮食文化和民族文化。希望回去后能通过更多宣传手段将这个美丽的县城宣传出去。”支教队负责人说。
据了解,海山计划是由浙江海洋大学红十字会与学校宣传部、留学生处等部门所筹划的一项公益活动计划。截至2023年8月,“海山计划”累计开展活动300余场,公益服务时长已超6000小时,直接受益人数已超6万人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薪火相传 青春无悔——一场跨越十六年的支教接力
16年,109人,一年一年播下希望的火种。从2006年开始,河北大学先后派遣16批研究生支教团,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详细] -
支教老师裴得谦:海拔4300米,留下最珍贵记忆
我叫裴得谦,今年52岁。黄河源头,天上玛多。海拔4300多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就是我支教的地方。[详细] -
上海六旬教师二赴高原 圆孩子“音乐梦”
“再次回到久治,我想在做好藏族学生音乐启蒙工作的同时,组建一支小乐队,未来我想带他们去上海参加音乐节,带他们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赵兴洲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