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 共谋发展——卓尼县成功举办“约瑟夫·洛克与卓尼”学术研讨会
近日,由中共卓尼县委、卓尼县政府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甘肃省藏学会、卓尼县委宣传部、卓尼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约瑟夫 洛克与卓尼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举办,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卓尼,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谋卓尼文旅繁荣发展。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甘肃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成都锦城学院代表进行了交流研讨。兰州大学教授杜国祯、兰州大学教授徐黎丽、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傅千吉、甘肃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勇、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富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授杨士钰、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授杨世宏、兰州大学副教授妥超群等分别围绕“卓尼县植物多样性”“论禅定寺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作用”“论卓尼杨土司及其迭部藏族对红军长征的贡献”“卓尼藏族民间歌舞文化研究”“敦煌多元文化认同中的藏族元素”“隋唐时期河洮岷地区族际互动略论”“洛克与卓尼版《大藏经》”“美国藏学家洛伯特.B艾克瓦尔的藏族游牧社会研究”等主题发言,围绕约瑟夫 洛克与卓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从多方面分析论证约瑟夫 洛克与卓尼的时代价值,在传承发展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财富,推动卓尼生态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红色土司文化等的传承、弘扬、发展与创新。
会议期间,互动交流热烈、研讨气氛浓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就卓尼县红色土司文化资源的地位、建设、挖掘、保护和开发等,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约瑟夫·洛克在卓尼科考的丰硕成果以及对卓尼地区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与会专家领导悉心配置卓尼县红色土司文化与文旅产业“保护与发展”的“灵丹妙药”,认真探究“创新与破局”的“锦囊妙计”,具有建设性的新型文旅产业发展思想观点纷呈,为卓尼县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以文旅为聚焦的各领域的发展也将激发出无限活力,文旅产业的发展也必将迎来全新的机遇。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木仕华在总结发言中谈到:卓尼的土司是红色的土司,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约瑟夫·洛克游历考察卓尼时,所走的洛克之路更是成为了当前卓尼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要打造洛克之路文化旅游联盟,助推卓尼县经济发展。
一百年前,约瑟夫·洛克游历考察至卓尼,与卓尼土司杨积庆相识相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的支持帮助下深入探索研究卓尼的民俗文化、自然奥秘,记录留存了大量的文字图像资料,同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在卓尼喇嘛寺院的生活》,第一次让卓尼惊艳世界。新时代的卓尼,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自然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各位专家、学者先后来到杨土司革命纪念馆,禅定寺院、杨土司博峪衙门旧址等地进行考察,随后深入到大峪沟开展洛克之路穿越等活动。在各考察点通过认证聆听讲解后,大家一致认为,进一步了解了杨土司红色传奇的感人故事和光辉的革命事迹,深切体验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光荣和艰辛,深刻感悟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和神圣,感悟到共产党人对信仰、信念、信心的坚守与执着,在心灵上再一次受到了触动和洗礼。
在大峪沟开展洛克之路穿越活动中,沿着约瑟夫·洛克当年走过的路线一路前行,大家边走边交流探讨洛克与卓尼的故事。
各位专家、学者发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深入交流、互学互鉴,把学术研究和卓尼发展结合起来,共同挖掘洛克与卓尼故事,共同见证卓尼百年历史巨变,延续洛克与卓尼故事,共同见证卓尼百年的历史巨变,进一步认识卓尼、宣传卓尼,把新时代的卓尼带向世界,让更多的朋友发现卓尼、走进卓尼、建设卓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助力上海对口地区和美乡村建设研讨会观摩团到迪庆观摩沪滇帮扶项目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熊英,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二级巡视员陈晓云,上海对口地区以及援疆、援青、援藏、援滇的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详细] -
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第七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研讨会在甘孜州召开
6月7日,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第七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研讨会在甘孜州召开。省老年大学协会会长邓为,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四郎拥吉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细] -
甘肃积极发挥优势 举办新时代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研讨会
4月10日,甘肃省佛教协会、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在兰州举办“新时代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甘肃研讨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