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西藏昌都卡若区:精准巩固脱贫成果

袁泉 琼达卓嘎 发布时间:2018-01-22 11:08:00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共建好房子,挪出“穷窝窝”

“以前住在山沟沟里,离城区很远,出行困难,又是土路又很窄,若不是必要情况,我们很少出来一次。”居住在西藏昌都卡若区北京新村的洛松郎江说,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搬到了这里,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

卡若镇卡若村村民洛松郎江,家有3口人,以前房子可以用“破烂不堪”来形容,破旧的土木结构,“夏不挡雨、冬不挡风”,而村子坐落在山沟里,四面环山。洛松郎江拿起桌上的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感叹道:“这个客厅比我家以前3间房加起来还要大,光线又好又舒适,真是喜欢得不得了!”

卡若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舒晓煜介绍,针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生存条件恶劣、扶贫成本过大的现状,分期、分批实施了3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截至目前已搬迁入住804户3557人,实施了水电路讯、村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建设,方便了搬迁群众就医、就业、出行。

原先的如意乡达若村还是蜗居在达玛拉山腹地的贫困小山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牲畜满村跑,垃圾满天飞,下山一走滑三滑、上山一爬喘三喘。”如今,达若村一幢幢现代楼房依山傍水,一排排藏式别墅整齐划一,空气清新,道路整洁,俨然一个大山里的“城镇小区”。

“住得好,还要能致富,要共同富裕。”达若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次仁说。他是一个50多岁的康巴汉子,虽然汉语不是很流利,但为人热情,特别乐于为乡亲们张罗事情。2013年,罗布次仁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将原分散居住在达玛拉山腹地的梅里卡、若崩卡等几个自然村里的59户群众,全部搬迁到317国道沿线,村集体无偿提供建房石材原料,光这一项就投入140多万元。

罗布次仁告诉记者,附近的砂石资源丰富,村集体就带头办起采砂场、石材加工厂,集资购置了大型装载机、碎石机、搅拌机、翻斗车,还组建了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2012年,我们又投资25万元建了糌粑加工厂,村子里有150多名党员群众参与村集体企业,每年为群众增收60多万元。村民大多都在村里的经济实体里工作,不仅能拿到工资,作为股东到年终还能拿到分红。”

企业带农户,致富有门路

产业发展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有效途径。除了“就地、就近、就便”的扶贫产业,卡若区还创新“飞地经济”,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通过卡若区扶贫投资公司与合作企业共同投资、按股分红的模式,将产业资金投资收益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如今,位于卡若镇加卡村的昌都市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已经初具规模。

“定量投喂,定时清扫,饲草的来源本地可以解决,牛舍里采用的是智能化自动清粪设备,现在的饲养规模已经有500多头,还有200多头在外地寄养,预计今年的养殖规模能达到1000头。” 养殖场负责人唐建益介绍说。

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高效奶牛养殖模式,这家总投资6500万元的养殖场在建有巴氏鲜奶、高温杀菌奶和酸奶三条生产线。“产品主要面向昌都市的商超和学校,今年5月就能生产产品,每年的产值预计达到5400万元,利润中会拿出固定部分每年为600户贫困群众分红300万元。”唐建益说。

养殖场所用饲草全部来自卡若镇左巴村紫花苜蓿饲草料种植基地和俄洛镇约达村青储玉米种植基地,公司按每亩1200元的年租金租用了当地1100亩土地,并按保底价格收购饲草。“与种青稞相比,种植饲草料的经济价值高出5倍以上,每人每年可增收3000元至5000元。”唐建益介绍。

“赶上好时代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公司里还包吃包住,真是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泽成邓登是养殖场的保安,几年前因为车祸造成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和我妻子都在养殖场里工作,我主要是负责保安,她在生产线上工作,每个月我俩的工资加一起能有6000元,上班快一年了,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泽成邓登兴奋地告诉记者。像泽成邓登这样在这里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有18人,养殖场周边的农牧民除了饲草料种植收入,也可以在企业就业,做养殖场技术员、管理员、后勤人员和牛奶销售员等,每个月工资有2500元至3000元。

延伸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托国家的好政策,现在我住院看病不用花钱,给家里省了一大笔开销。”卡若村村民登增卓玛告诉记者,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她每个月400多块的药费能报销八九成,住院开支由国家全额报销,彻底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登增卓玛特意找出今年5月份在卡若区医院住院的报销凭证单据,住院费总计4942元,合作医疗报销3407元,医疗救助报销总额1535元。登增卓玛自己没有掏一分钱。

去年,登增卓玛的房子被列入小康示范村加固改造范围,由国家投入4万元,提高了房屋的抗震等级,传统旱厕也改造为冲水式便池,重新粉刷装饰了外墙和屋内。房屋内外面貌焕然一新,院内平整干净,家电、家具摆放整齐,整个屋子让登增卓玛格外温暖舒心。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热水器,以前没那个条件,很长时间也洗不上一次澡,现在水电都通了,每天都能洗上澡。村干部提出‘讲文明爱生活’,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山里的生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登增卓玛说。

如今,登增卓玛的丈夫和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外务工,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一家的收入,当地政府将父子三人转为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有3000元的收入。

2017年,登增卓玛家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最小的儿子洛松扎西考上了内地的大学。加上正在湖南就读的三儿子洛松江村,家里已经走出去两个大学生了。登增卓玛说,三儿子的学费都是国家掏的。如今小儿子也考上大学了,自己非常高兴,没有任何负担。

摘帽不易,巩固更需努力

贫困帽子摘了,但仍需筑牢根基。2017年7月,卡若区实现了3168户12963人和157个贫困村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5.3%降至0.08%,顺利通过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考核,实现脱贫摘帽。在卡若区常务副区长李永禄看来,摘帽不易,巩固更需努力。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卡若区正在整理和分析贫困人口的基础数据,计划将2016年脱贫标准线3311元和2018年脱贫标准线4456元之间的收入群体列为边缘贫困人口,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全区边缘贫困人口的识别建档工作。“对已稳定脱贫的贫困户、收入达到脱贫线无产业支撑的贫困户、存在较高返贫风险的贫困户、边缘贫困户分四级进行管理,精准扶贫、精准巩固。”李永禄说。

“将进一步创新健康扶贫的模式,以村为单位统计农牧民常见病和慢性病,通过组团式医疗援藏渠道,对村卫生室医生进行培训,加强传帮带,配送常用药品到村卫生室,让农牧民能就近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李永禄说。

摘帽后,还要扶智、扶志。李永禄说,今年计划在15个乡镇评选树立通过自身奋发努力脱贫的典型,深入挖掘和提炼典型事迹,组成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传播精准扶贫、脱贫的正能量,增强农牧民群众致富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李永禄表示,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气候恶劣、人多地少,群众居住分散,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差。卡若区目前仍有建制村公路属于季节性通车,尚未实现所有乡村实现主电网覆盖,需巩固提升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仍有很多,大量的建筑材料需从区外调运,且卡若距拉萨、成都、西宁、昆明等中心城市均在1000公里以上,各类项目材料运输成本、建设成本均高于周边地市,贫困群众在收入上脱了贫,但在医疗、教育、文化上与内地仍有很大的差距。只有不断克服不利条件,致富奔小康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