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周恩来对我国民族工作的特殊贡献

降边嘉措 发布时间:2018-07-06 15:39:00来源: 中国民族报

  周恩来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又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忠实实践者。新中国成立后,他提出了一系列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观点,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主持制定《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1日晚7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乌兰夫和刘格平这两位少数民族革命家出席了会议。乌兰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刘格平作为少数民族的首席代表,此外还有藏族老红军天宝等少数民族代表。这次会议通过了国都、纪年、国旗、国徽和国歌。另一个重要议程是,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要起到代宪法的作用,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中共中央和各族各界、各个方面的人士,对这一工作都非常关心和重视,都希望在《共同纲领》中能够充分体现各族人民共同的利益;与此同时也能体现各个群体的利益和权利,表达他们的愿望和意志。周恩来是《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的总负责人,少数民族代表单独作为一个小组,由刘格平任组长,成员有藏族老红军天宝等人。周恩来亲切地对天宝说:“组织上决定让你作为藏族同胞的代表,参加新政协筹备会,以后你就是我国藏族的第一位政协委员啦!”接着周恩来接见民族组成员,就新中国的民族工作,作了重要指示,确定了民族组工作的指导方针。

  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应该说是从1947年10月就开始了。这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人民解放军于1947年10月10日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这是以人民解放军名义发表的第一个政治宣言,明确提出联合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一切爱国力量,“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给长期以来遭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双重苦难的各少数民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跟着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1949年6月15日,在毛泽东主持下,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举行。当时全国尚未全部解放,整个大西南和大西北都没有解放,来自解放区的乌兰夫和天宝是为数不多的国内少数民族代表。

  多年以后,天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心潮激荡,充满了幸福感和自豪感。他说:他是含着幸福的热泪聆听了毛泽东的讲话,新中国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们面前。

  会议一致通过了《新政协筹备会组织条例》,并根据这个条例,选出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李济深等21人组成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办理日常工作。对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代表名额与人选问题,筹备会是用非常慎重、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处理和拟定的。常务委员会又推举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均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

  1949年9月20日前后,刘格平从上海来到北京,一天,李维汉和乌兰夫找天宝谈话。刘格平也在座。李维汉说:“中央决定,我和乌兰夫作为中共代表,参加政协。格平同志作为少数民族的首席代表,他是民族组的负责人。你是藏族的代表。”

  李维汉又说:“中央已任命乌兰夫和格平同志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将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负责民族、宗教工作。”

  遵照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刘格平组织民族组的委员们,首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回顾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的方针政策。

  在周恩来亲自指导下,经过认真学习和充分讨论,委员们取得了一个共识:各民族平等的联合,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就是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和团结起来。

  委员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不仅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满怀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最后,民族组向《共同纲领》起草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民族问题的草案。周恩来拟定了有关条文,并亲笔进行了修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开幕,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的第六章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1954年9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的历史任务宣告结束。《共同纲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原则,被吸收到第一部宪法中。周恩来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新中国的民族工作时,特别强调要根据新宪法的精神,把我国的民族工作纳入法制规定,使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够充分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权利。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