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藏戏的传承与保护

付燕燕 发布时间:2018-07-16 09:47: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藏戏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广泛流传,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和语言特征以及社会习俗,藏戏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传统剧目,并在艺术上形成了诸多剧种以及不同的流派。它是西藏地区苯教和印度佛教表演艺术世俗化的产物,是宗教仪式的物化形态,它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十七世纪中期至十八世纪中叶,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寺僧人去西藏深造佛学,将西藏藏戏引进到安多地区,在寺院演出,并融入了安多地区藏族音乐、舞蹈和说唱曲艺等艺术营养,且以安多方言演出,成为有别于西藏藏戏的安多藏戏。除黄南藏戏外,青海其他藏族地区的藏戏风格迥异,主要分布于海北(华热藏戏)和果洛、玉树(康巴藏戏)三个藏族自治州。它既具有中华民族戏剧共同的风格特征,如歌、舞、剧、技的有机结合以及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又具有本地域和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如格萨尔说唱艺术的演出形式,即格萨尔剧;既具有与古希腊相似的伴唱伴舞队和贯穿始终的讲解人,又具有梵剧演唱特征,如黄南藏戏。2006年,藏戏被列入国务院、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藏戏的基本内涵

藏戏在藏语中被称为“阿吉拉姆”,其表现手法和内容都有很强的藏传佛教的色彩,它是一种以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现艺术。藏戏文化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体系或一个多层面的文化复合体,从其内涵而言,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种表现形式,二者可谓一物两体、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藏戏文化。具体而言,青海藏戏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文字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藏族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不仅具有独立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而且拥有丰富的词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的语言文字经历了一个不断趋于成熟、丰富和规范的过程,对于藏族文化特别是藏戏文化的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藏戏的发展反过来极大刺激了藏语文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出于加强统治、治理朝政的需要,派遣大臣吞弥·桑布扎赴天竺国研习文字,参照古印度梵文,结合藏语语言发音特点,创制了藏文。随着藏戏的兴起,藏语被广泛应用于藏戏剧本的编写和藏戏的演出,对藏戏的流传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藏戏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和融合,为藏语文带来了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概念、新词汇,从而大大丰富了藏语文的知识体系。

2、宗教

在藏戏的发展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打上了宗教的烙印。藏传佛教史上诸多重大事件、人物故事等成为藏戏的创作素材,如《文成公主》、《格萨尔王》等。藏戏的起源和萌芽可追溯到藏族发祥时期,即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代,在这一时期西藏土著先民们就创造了比较灿烂的苯教文化。从藏戏传统剧目的故事内容和表演形式中至今仍可看到不少属于苯教文化的遗迹。 公元六世纪以后,已进入奴隶制的藏族社会,鲁体民歌从民间进入宫廷,苯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也被吸收进民间综合性歌舞表演中,产生了由人戴白山羊皮面具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到八世纪赤松德赞时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莲花生将佛学教义和苯教祈神仪式及土风舞相结合,创建了一种类似内地古代傩舞的哑剧性跳神艺术 。到十一世纪,西藏卓地大庙会上,就有了“巫师多人,自在女二十八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女击鼓,随之而舞”的明显具有戏剧性质的表演艺术。十五世纪,藏族封建农奴制经济急剧发展,藏传佛教著名的云游高僧汤东杰布为募集造桥资金,利用吸收了已有的民族歌舞、说唱,包括宗教仪式和艺术,以及百艺杂技等众多的表演形式,进行综合性的创造发展,编演佛本生故事和民间传说,逐渐创建形成了“拉姆拔嘎布”这样一种以羊皮面具歌舞表演故事的戏剧演出形式。到十七世纪受到重视和扶持,这种戏剧形式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诵、舞、演、白、技等各有一套初步程式,而又与一部分生活化表演、民间歌舞、技艺等融为一体,很快产生了琼结宾顿巴、盘纳若捏嘎、雅隆扎西雪巴、尼木塔荣巴、吞巴伦珠岗、堆龙朗则娃6个著名的白面具藏戏班子。之后,出现了藏戏演出的盛会——雪顿节。从这个时候起,藏戏开始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演员也逐渐脱离寺院,职业演出剧团开始出现。 可以说,藏戏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演变,但也为记录宗教事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文学

藏族文学是藏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数量浩繁、门类众多,按其体裁而言,可分为小说、诗歌、传说、故事、史诗、神话、谚语、寓言等,而藏戏则是藏族文学形式最真实的反映。藏戏按取材角度可以分为历史传说剧,如《文成公主》、《热琼娃》;民间故事改编的神话爱情戏,如《诺桑王子》;神话传说剧,如《苏吉尼玛》、《根却波》;宗教故事剧,如《智美更登》、《云乘王子》、《米拉热巴劝化记》等等。简而言之,藏戏的创作与传承,一方面为藏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和新的文体,同时也为藏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4、艺术

唱腔艺术。藏戏的唱腔“朗达”,本是“传记”或“传奇”的意思。藏戏以演各种人物、神佛传记、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人们为将歌曲与藏戏唱腔加以区别,习惯地把藏戏唱腔称为“朗达”。朗达的腔调有达仁朗达,意为长调唱腔;达珍朗达,意为中调唱腔;达通朗达,意为短调唱腔;搅鲁朗达,意为悲调唱腔;当洛朗达,意为反调唱腔;谐玛朗达,意为歌戏混合型唱腔;谐玛当木朗达,意为说唱混合型唱腔;谢巴朗达,意为赞祝型唱腔;均当朗达,意为常用唱腔;当具朗达,意为普通唱腔;多巧米纳朗达,意为反派人物唱腔;曲仓木朗达或扎西朗达,意为终曲或吉祥收尾唱腔;谐,意为民间小曲,等等。藏戏的朗达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仲古技巧。“仲古”,藏语意为嗓音的转换变化,它是藏族古老的民间声乐普遍使用的一种高难度演唱技巧,在各个藏戏剧种,特别是蓝面具藏戏的朗达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服饰艺术。藏戏的服饰没有设立行头衣箱的习惯,但演出服装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高原雪域特色。如蓝面具戏的戏衣就具有藏族的肥腰、长袖、大襟、袒臂的特点和艳丽浓重的色彩,注重纹样结构组合,喜用兽皮、金银、珠宝、象牙、宝石等作为饰物。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长袍行走不方便,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装饰。藏族戏曲在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宗教有密切关系,所表现的剧目故事以佛本生事迹和高僧圣徒传记为多,所以戏衣中的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藏戏面具艺术。平板式软塑面具是藏戏中最为典型、最有独创特色的一种面具。一般由山羊皮革或呢料、绒布制作而成,从最为简单的一张皮上挖出几个洞当做两眼和嘴、在两眼间挂一个胡萝卜形的片状鼻子的白面具,到造型十分夸张、装饰格外美观、绘制特别精巧、色彩尤为绚烂的蓝面具,发展出了一套系列式的平板软塑面具,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底色的不同运用。这些平板式的软塑面具,与民间的原始祭祀如“吉达”和表演艺术如“折嘎”的面具,在制作材料、造型形态和艺术格调上是一脉相承的,保留并发扬了清新、活泼、简洁、明快的风格韵致。

半立体软塑面具一般由布或者布层中塞入棉絮、兽毛等制成,如白、蓝两种面具戏中的常斯老头面具,以塞入薄絮毛的布袋缝制成略呈立体的假面脸部,嘴和双眼有的按形裁空,有的按形缝嵌,鼻子制成立体的,眉毛、胡子以牦牛尾毛缝缀。这种半立体软塑面具来源于早期的原始祭祖和民间艺术中的平板式软塑面具,并有所发展,使之适合戏剧人物进行性格化表演。

立体硬塑面具一般是泥塑或以泥塑脱出纸壳、漆布壳,再绘制而成,用于藏戏中的魔怪角色和神舞角色。这种立体硬塑面具,明显由跳神面具或悬挂供奉面具借鉴发展而来。但各地民间藏戏在塑制时,与宗教面具严格的程式和规定完全相反,没有严格的程式,完全以表演者、制作者的主观意识而变化。

二、藏戏的价值及面临的问题

1、藏戏的价值

藏戏具有博大的体系、丰富的内涵,其具有以下价值:

历史价值。藏戏是古老的,它的起源和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藏戏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是藏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记录并反映了藏戏文化形成与演化的过程,蕴含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底蕴极其丰厚的物化的、具象的历史资源,因此,其历史价值无疑是最为具体的、根本性的价值所在。脱离了历史价值,其他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具体而言,藏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相应体现为文学史、宗教史、艺术史等方面的价值。

艺术价值。藏戏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唱腔艺术、服饰艺术和面具艺术等方面。这些物化的、具象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藏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易让人体味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旅游价值。雄浑壮美的雪域高原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藏戏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是其中一种极具旅游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每年雪顿节期间,藏戏表演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

2、藏戏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曾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但在世界文明之风吹遍世界屋脊的今天,藏戏传承却陷入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为:

传统表演技艺失传。由于没有文化,老的民间艺人不能把自己在唱腔等方面的表演经验和心得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老的藏戏师所掌握的表演绝活只能靠言传身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一位老艺人逝世,就可能意味着某个流派表演技艺的失传。

艺术人才断档。在藏族传统观念中,拿着六弦琴弹唱被认为是乞丐营生。一些藏戏艺人始终认为自己从事的是“让人瞧不起”的职业,因此不想从事藏戏表演,更不愿自己的后代从事藏戏表演。同时,在藏戏演出市场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许多优秀的藏戏演员转行,从而导致藏戏艺术人才的断档。

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媒体的传播,使摇滚乐、流行歌曲等现代艺术形式走进了广大藏族群众的生活,藏族年轻人有了其他的娱乐选择,藏戏在藏族年轻一代心目中的地位也开始动摇。尽管老年人、农牧民依旧非常喜欢藏戏,但藏戏的观众群正在逐渐缩小。

资金缺乏、剧团生存艰难。无论是专业藏戏团还是民间藏戏班,演员的培养、戏团(戏班)的运作,都存在资金投入和支持的不足。

3、藏戏的保护与传承

进一步保护与传承藏戏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藏戏文化遗产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关于文化遗产特别是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所要恪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藏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利用。长期以来,国家在藏戏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还应该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立法是藏戏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

藏戏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必须致力于对它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藏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进行抢救与保护藏戏文化遗产工作的前提。保护藏戏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下去,要实施这项工程,仅有应急性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关法律、政策的制约和保障。

(2)加强宣传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

藏族人民是藏戏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更是藏戏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藏戏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广大藏族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那只能是政府和学者们的一厢情愿。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要保存传统文化的活标本并不是件难事,但如果没有当地社会的配合,这样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活标本,就会有蜕变成真戏假作的危险。”因此,对于藏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广大藏族群众的自觉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提高其对藏戏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和体会,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所有者是民族文化最根本的保护主体的作用。

(3)加大资金投入是藏戏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藏戏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藏戏文化遗产的工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物质保证,所以,建议国家设立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藏戏文化遗产的普查、采录、保护、教学、研究、传播,以及资助培养传承人等。资金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既要吸纳企业和社会的赞助,也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用来作为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

(4)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是保护藏戏文化遗产的基础

为了使民间原生态藏戏文化遗产存活下来,我们应该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虽然在广大时空背景中,要把活态的藏戏文化遗产保持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使之不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藏戏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并扩散其影响,是完全可能的。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每个民族文化又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建立藏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对藏戏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使藏民族文化遗产以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志群.藏戏与藏俗[M].西藏人民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50.

[2]刘志群.藏戏与藏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6.8.

[3]中国戏曲志·青海卷[C].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7.

[4]曹娅丽.“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J].民间文化,2007,(2).

[5]杨嘉铭,杨环.藏戏及其面具新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

(作者单位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文化馆。)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浅谈后藏藏戏团及其流派

    吐蕃时期以来,后藏民间歌舞艺术不断发展,后来又出现了拟图腾面具舞蹈、白面皮面具艺术表演、跳神艺术,以及民间的说唱艺术等,这些民间及宗教艺术中包含着一些戏剧因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