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现存最早文献《蒙古秘史》全文检索系统开发成功
19日,记者从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获悉,蒙古族历史巨著《蒙古秘史》全文检索系统(测试版)正式宣告上线,这也意味着该系统开发成功。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蒙古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金罡之前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TEI标注模式历时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中的部分成果。
金罡也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大学地域文化研究科语言学专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欧亚研究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蒙英日语言研究等。
官方消息指,该系统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融入了国际标准建库方案,从而改善了先行研究中构建的《蒙古秘史》语料库中没有完全标注语料及不能方便地共享语料库的缺陷。
这一检索系统主要针对《蒙古秘史》语言研究,可从文本、词性、词法、词元、语义类、旁译等多重视角检索利用。此举最大的意义在于,读者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检索查询这部蒙古族现存最早历史文献。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历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字经典作品。这部书的内容涵盖13世纪蒙古民族文化、经济、军事、民俗、语言等多方面,为人们了解13世纪的蒙古民族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依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藏传佛教在蒙古的历史与传播(二):活佛转世系统的确立
在经历了近200年的沉寂之后,藏传佛教在16世纪末叶又开始在蒙古活跃起来。[详细] -
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
从明朝到清朝,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广泛传播300多年,给蒙古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可见。[详细] -
恰是山花烂漫时——论蒙古族民间文学40年
千百年来,草原上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蒙古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谚语、谜语、说唱等,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40年来,蒙古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