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抗战胜利|铭记历史 守望和平

发布时间:2021-09-06 09:0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战败者乘船远去,英勇悲壮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中国人民举国同庆。14年抗日战争,成为一个民族永志不忘的“国家记忆”。

  那是一段无比艰难的历程。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从“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百团大战……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民族争取独立,为世界守卫和平。

  那是一场血与火、生与死的淬炼。从杨靖宇、赵一曼、左权、彭雪枫,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从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到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缅北中国远征军……千千万万英雄的中华儿女,国难当头之际挺起民族的脊梁,宣示着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

  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中国独力支撑着东方战场的局面。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牵制和阻击了日本的主要兵力,遏制了日本的“北进”图谋和“南进”野心。不仅支持了英美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战略,而且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欢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曾经望穿秋水的胜利终于成为现实,胜利如此艰苦卓绝。我们也应该骄傲,从法国的诺曼底海滩到太平洋上的中途岛,从苏联的库尔斯克到美国的珍珠港,从埃及的阿拉曼到中国的台儿庄……善良的人们站在同一战壕,正义从来颠扑不破。我们更应该铭记,那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那些不甘屈辱共赴国难的中华儿女,牺牲如此壮怀激烈。

  这一场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集体记忆,激发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灾难中生长开花,融汇于我们的生命与灵魂之上,沉淀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内核,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中不竭的力量之源。

  这段历史残酷悲壮,刻骨铭心。日本侵略者肆意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掳掠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罪行罄竹难书。但是,中国人从来都是温良和宽容的:战后,中国人民收留了2800多名被遗弃在中国的日本孩子;将东北大部分日侨与俘虏集中在葫芦岛进行遣返,总人数超过100万;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用人性的善良将昔日的“战争狂魔”改造成“和平卫士”……

  中国人民饱受苦难、付出巨大的牺牲,却以宽阔的胸襟,理智地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与日本人民分开,正确看待一个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对惨遭战争迫害的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清晰地展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品质,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对战争与和平的忖量。

  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的德国人约翰·拉贝曾说过,“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没有历史的时代是肤浅的,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76年过去了,我们用鲜血和换来的胜利,用生命铸就的和平是否坚实?战后的70多年里,日本右翼组织连续修改历史教科书,删除战争罪行;首相及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为甲级战犯招魂;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否认罪恶历史的思想芽苗一直伺机而动,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不断遭到威胁。

  然而,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墨写的谎言掩不住血写的事实。战争的胜利成果,和平的来之不易,人类的公平正义,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有良知的人们坚信:如果光明一往无前,黑暗必然望而却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回忆历史,庆祝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望和平。(中国西藏网 文/孙健)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