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评论员观察:革命老区脱贫的启示

桂从路 发布时间:2019-06-19 08:33: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回溯脱贫攻坚的历程,人们形成这样的共识:创造美好生活归根结底要靠不懈奋斗

  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就要有勇有谋,既要有志气,也要讲智慧,既要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也要有因地制宜、施之长远的方法

  一段时间以来,革命老区陆续脱贫引发关注。江西井冈山成为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第一个“摘帽”的贫困县;素有“共和国摇篮”之誉的瑞金在赣南老区率先脱贫;湖南桑植告别无国道、无铁路、无高速公路的历史……近年来,革命老区建设发展步入快车道,书写下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脱贫攻坚的故事。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不仅仅是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都在脱贫事业中改变面貌、勃发生机。据世界银行测算,40年来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稳步向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被誉为“最成功的脱贫故事”,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脱贫的不凡成就举世瞩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脱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3年至2018年,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6年间,全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这一成就,带来亿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厚植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坚实基础,彰显着共和国的“人民”底色。

  人间奇迹靠什么书写?历史性成就从何而来?回溯脱贫攻坚的历程,人们形成这样的共识:创造美好生活归根结底要靠不懈奋斗。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立下愚公志,用整整36年的奋斗开凿出“生命渠”,拔掉了世代贫困的穷根;在江西瑞金,当地老百姓笃信“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一条真脱贫、脱真贫的致富路子……这些启示我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葆有一股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砥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就要有勇有谋,既要有志气,也要讲智慧,既要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也要有因地制宜、施之长远的方法。无论是焦裕禄探索治理“三害”办法,还是小岗村村民以大包干实现增收致富,抑或是浙江湖州率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是因为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让基层干部群众敢于改革创新,让摆脱贫困的梦想日益照进现实。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帮扶的效率,用产业扶贫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用贫困户建档立卡保证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来自基层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这也说明,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不竭动力。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尤须锚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激发亿万人民同心圆梦的伟力。在脱贫路上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明天的日子会更好。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国高质量发展要补齐哪些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的,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加强补短板。[详细]
  • 精准施策确保“脱贫不返贫”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实践推动,我国农村减贫取得巨大成就,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最后,扶贫资源的扶贫绩效不能简单以其转化的规模、数量来衡量,而应...[详细]
  • 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15.jpg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