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江金波:振兴文旅业须以创新实现超越

发布时间:2020-05-11 08:35:00 南方日报

  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超预期的旅游人数和消费金额,印证了此前业界的判断:“五一”假期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首个名副其实的“黄金周”。

  随着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的有序推进,进入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复苏加速,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压力依然存在。文旅产业,是以人员面对面接触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其复工复产乃至于未来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疫情影响因文旅不同业态而异

  独立产业与关联产业有异。其中,独立产业如主题公园、电影院等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损失更突出。而关联产业,如文创旅游,因为有文创商品而提高了抗疫能力,受冲击较小。

  线上产业与线下产业有异。前者受冲击和损失明显小于后者。如故宫因其线上服务以及开发文旅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疫情的影响。

  单一结构与复合结构有异。单一经营结构的文旅中小企业受冲击尤其突出。如单纯的旅游餐饮企业受影响较大。

  显然,服务业面对疫情窘境难免心态彷徨,对未来振兴发展的思考也很急迫,文旅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过渡与转换期。

  疫情将催促文旅业自我革新

  文旅企业如何在危中寻机?其未来前景如何?笔者认为,此次疫情对文旅产业的挑战,主要问题表现在:文旅产品单一化,大规模低质量消费掣肘显著;拘泥于传统服务生产,未能跟进信息化时代的需要,科技创新支撑不足,等等。但是,从发展眼光审视,机遇则表现为:强化理念创新,加速产品升级,亟须业态创新,等等。可以说,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将催促文旅业自我革新,并引发其全要素和全产业链的全面振兴。

  综上所述,文旅行业的未来前景必然是总体向好、加速恢复、内涵提升、优质发展。究其原因,一是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之后被压抑消费的反弹,这从一些景区开放后游客超预期规模可见一斑;二是休闲服务需求不断增进,这是新时代消费升级在文旅行业的反映;三是文旅产业作为先锋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改变,且其关联产业丰富、支撑性强,如农业、体育、会展等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活跃。

  “十四五”是我国文旅业调整振兴时期

  综合疫情防控现状以及我国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笔者认为,我国文旅业在历经一个过渡期,即3-4月初步复工复产期之后,逐渐加快恢复,5-8月将进入加速恢复期。此后,一两年内进入恢复常态期,国内旅游先行全面恢复。从现在开始尤其是一两年全面恢复之后,文旅产业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转型发展期。也就是说,“十四五”是我国旅游业的重大调整时期,是文旅产业的振兴期,其突出特征是产品多元化、消费品质化、线上消费扩大化、各类体验文创化、装备科技化、平台共享化,等等。

  文旅产业抗疫、免疫不是目标,借此实现全面振兴才是根本。为此,需要以创新实现三大超越。一是超越竞争。建立更多的纵横合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积极开展横向协同,以合作赢得更多发展空间,超越低水平价格竞争。二是超越传统。改变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建立高科技支撑的创新经营与管理理念。破除游客大规模、拼数量的传统做法,走向高质量的内生驱动型增长,积极发展高品质、小众化旅游。如研学旅游、康养旅游、购物旅游、文创旅游、虚拟旅游、线路穿越等,这是未来文旅产业抗疫、免疫的“标配”。三是超越时空。超越现有的供给与服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施目的地在地服务与异地远程服务相结合,建构旅游产品多维度全时空的体系创新,打造文旅企业的柔性生产空间。

  总之,拥抱数字化、开发线上休闲、推广文创旅游产品,将是文旅业在“十四五”创新转型、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