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张艳华:引导释放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

发布时间:2022-05-17 08:39:00 工人日报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动能,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展现了科技向善的一面,其对就业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2017年以来,国家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0年全球机器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量已达到78.3万台,年增长21%。随着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迅速提升,社会上对于机器替代人工的担忧也与日俱增,但从劳动力市场近几年的表现看,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效应较为温和,就业总体平稳。2018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一直较为稳定,没有出现明显增加。

  同时,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较为显著,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技术进步一方面会替代一部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会创造出新的职业、就业领域和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据调查,目前我国现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43.9万家,这些企业多数处于快速成长扩张阶段,用人需求不断增长。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未来5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农业经理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等职业将增加1300万人才需求。

  宏观来看,当前,技术对就业总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人工是否会被替代主要取决于其从事的工作任务性质。程序化、重复性、数据可以优化、无须很强社交能力和肢体动作的工作都是人工智能所擅长的,也是容易被替代的工作。反之,强社交、需要非重复性认知的工作则是相对安全的。当前,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关的高认知、人机交互型职位的市场需求强劲,需要较多沟通互动类非重复性体力劳动也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随着大数据的进一步积累,算法与算力将继续优化迭代,机器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必将对就业市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智能制造、交通出行以及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影响须引起关注。

  政府部门需加强宏观研判,有节奏地鼓励和规制人工智能落地的领域、规模和速度,合理引导科技向善,呼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科技造福人类的作用。同时,应与就业相关部门提前预判,积极应对。

  人社部门需继续加强与数字化企业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动态数据库,加强对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出行等领域以及从事重复性、程序化工作人群的失业动态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建立健全旨在提高劳动者终身就业能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就业市场的配套保护政策,发挥好社保的兜底保障功能,平衡就业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增强劳动者抵御技术风险的能力。

  教育部门在设置课程时要适应数字经济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人才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思辨能力等数字经济时代所需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式方面,强化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字技能的敏感性和感知力。

  工会可以利用其组织优势,在更好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方面发挥作用。加强智慧工会、数字工会建设,应用数字技术,建立工会智能化信息平台,及时掌握会员就业岗位数量、就业结构变化、工资水平变化等就业情况,建立起定期分析就业市场信息机制,掌握集体协商与谈判主动权,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同时,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及时了解会员对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技术培训项目,提高会员就业能力。企业工会应侧重面向从事程序化、低认知、低社交类工作任务的劳动者加强人机协同能力、数字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