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优化社会政策 增进民生福祉

岳经纶 发布时间:2023-09-04 08:37:00 南方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我国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

  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范式,从总体上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具体层面来看,首先,高质量发展标志着新的发展方式,是从注重规模数量型的经济增长转向重视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其次,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发展底色、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原有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转型和升级。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路径依赖,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需要相应的社会动力和社会活力,因此,有必要探讨社会政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优化和创新社会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

  社会政策的基本功能是减少市场经济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利影响,增进社会福祉。作为一个政策体系,社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政策领域:旨在维持收入和提供安全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政策;旨在满足基础性人类需要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政策;旨在激活人力资源和促进生产力的就业和培训政策;旨在提供宜居条件的住房和环境政策;旨在提升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政策,等等。长期以来,社会政策主要被视为减少贫困、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的基本工具,因而关于社会政策的讨论总是与贫困、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社会稳定等议题联系起来。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实践中也有了新的发展。

  社会投资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政策不只是财富再分配,而且也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具体来说,社会政策通过提升个人、家庭、社区、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的能力建设,提升人力资本,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因此,社会政策也是社会投资,也是生产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社会政策提升民生福祉,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完善的社会政策体系可以扩大消费、提升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优化社会政策体系,在微观层面可以帮助居民抵御经济风险、培育人力资本,在宏观层面助力产业升级、拉动消费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高质量发展需要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重视社会条件和社会支撑。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任务又很重,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这是广东在高质量发展方面面临的主要社会挑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更是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不仅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而且在优化和创新社会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也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找准以社会政策创新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高质量发展是“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重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要重视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这方面,社会政策的创新和优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政策的创新和优化,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团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积累和激发人力资本的潜能,提升社会的创新能力,推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质量。以社会政策创新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要找准以下着力点。

  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收入维持功能,保障和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转型过程,也是社会转型过程,对这一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如不稳定就业、收入差距扩大等,要有充分的预估,并做好相应的社会政策准备。要适度扩大社会救助政策的覆盖面,完善社会津贴制度,助推困难群体和低收入人群实现共同富裕。要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保护乃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各级政府要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提供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保障,从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内生动力。

  发展包容性社会政策,为社会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包容性社会政策旨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实现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政策能够更好地权衡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既强调经济发展和物质富足,又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协调性;既强调通过经济增长来创造就业与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通过发展包容性的社会政策,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成果普惠于全民,促进个人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消除制约个人获得公平参与机会的社会障碍。社会政策保障要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实现个人自由发展,才能促进创业精神和创造力的迸发,为社会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广东常住人口规模大,外来务工人员多,要通过发展和创新包容性社会政策为常住人口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降低其生活成本,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健康领域的社会支出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受过良好教育并能得到完善医疗服务的社会成员,往往拥有更健康的身心和更加良好的生活,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这些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

  创新社会政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涉及所有成员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集体性的问题,需要强调集体责任和集体行动来应对,社会政策对集体责任和集体行动的强调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帮助应对环境问题。通过社会政策以集体方式提供的服务可以在满足人类普遍需要的同时,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奢侈高碳”消费,从而把社会目标与生态目标整合起来,支持在地球环境安全边界内提升人类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从而把经济目标建立在生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标志的绿色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体系变革,需要社会政策的有力支持与配合。为此,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通过优化和创新社会政策,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推动制造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和核心,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是提升制造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详细]
  • 当好市场“有求必应”的“店小二”

    要摸清企业“有求”在何处,摸清政策作用过程的真实障碍和微观主体的真实想法,实现政策惠企。要洞察企业“有求”的要义,动态更新“白名单”并迈向竞争中性,实现政策普惠。[详细]
  •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促进广州高质量发展

    产业空间布局是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结构,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承载。本文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共建课题《广州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的研究成果】[详细]
  • 我国持续扩大内需具备有利条件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详细]
  •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造精神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造精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