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盛满吉祥如意的祝福

发布时间:2020-01-09 10:32:00来源: 拉萨日报


图为刚收割的藏年花麦穗在太阳下晾晒。

  在藏民族的传统习俗中,“切玛”是藏历新年中寓意吉祥的重要物品之一。“切玛”的藏语意为五谷丰收斗,寓意着来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藏历新年初一,人们在切玛盒里装满用酥油拌好的糌粑和青稞,再插上酥油花牌、藏年花,大家互相拜年互道吉祥。

  一年又一年,春天播种,秋天收割,小小藏年花只为新年到来吉祥绽放。小小的藏年花,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受。幸福在哪儿?幸福隐藏在大家的心中、绽放在人们的笑脸上,切玛盒里多彩的藏年花已经告诉你了,藏历新年,在歌声里,在舞蹈中,尽情抒发美好的新年祝福!

  切玛盒 精美的制作工艺

  年味是冲赛康拥挤热闹的年货市场,年味是孩子们嘴里永远吃不完的香甜糖果,年味是阿爸精心定做的藏袍,年味是阿妈手里提着的崭新切玛盒……切玛盒,是藏族人民举行重大的庆典仪式或者欢度藏历新年之时所必不可少的吉祥物,那它是如何制作出来?又是如何装饰新年、寄托美好愿望的呢?

  在嘎玛贡桑社区记者找到了杨老板,他很多年前就来到拉萨制作并批发切玛盒。杨老板可以说是对切玛盒了如指掌。他告诉我,制作切玛盒很重要的一点是选材,最好的材料是杨木,因为杨木材质比较软、容易加工,雕刻出来的花纹更加细腻好看。选好材料后,根据切玛盒的大小选材木板,再用电刨打磨就可以进行雕刻了。

  杨老板说:“过去切玛盒都是手工雕刻,现在随着供货量的增多,电子雕刻机成为了首选。”那么,雕刻什么样的图案才能深受藏族百姓的喜爱呢?杨老板总是细心琢磨,每年他都对原有的创意改造创新。“目前,我们制作的切玛盒四周都画上了彩色图案,甚至有的以浮雕形式出现,成为精美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赋予其更多的观赏价值。”

  雕刻结束后,就由工人完成组装。组装好的切玛盒要拿到院子里用红油胶打底,等待几个小时晾干后再用彩笔对切玛盒绘上图案和涂上金粉,制作好的切玛盒在家里放上一晚,第二天便可以在大街小巷销售。

  “切玛”藏语意为五谷丰收斗,切玛盒上的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切玛盒上雕刻着吉祥八宝,主要表达对新年的祝愿。

  在八廓商城的切玛盒销售区,记者看到商户措姆店铺里摆放着各种规格、不同图案花纹的切玛盒,有数十米长。措姆告诉记者,为了丰富货源,她们每年除了自己制作切玛盒外,还要从其他商家进货。

  在冲赛康年货市场,我巧遇从日喀则特意赶来拉萨购买切玛盒的扎旺,经过一番挑选,他看中了一个中等价位的切玛盒。他说:“我买的这个切玛盒,画工和制作都很精美,这家店铺卖的切玛盒价格适宜,从百来元到几百元不等。”

  切玛盒是藏历新年藏族群众家中必备的装饰。过年时人们在切玛盒左边装上青稞,右边装上糌粑,两头插上代表五谷丰收的彩色麦穗,再配上酥油花,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家庭幸福美满。

  藏年花 幸福生活的象征

  说起藏年花,大家印象最深的要数藏历新年在切玛盒里插着的五彩吉祥的“罗萨美朵”。藏语里,“罗萨”是藏历新年,“美朵”是鲜花的意思,插上“罗萨美朵”就寓意着来年有一个美满、丰收的幸福年。

  日前,记者来到堆龙德庆区东嘎镇桑木村,想一探这个村子与藏年花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冬日的桑木村,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藏年花麦穗的晒置,这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对桑木村百姓来说,“罗萨美朵”是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新年而盛开的。

  村民米玛央珍告诉记者,藏年花就是一种经过染色的麦穗。每年在藏历四月十五日之前开始播种,六月施肥浇水,等到藏历八九月开始收割。收割后要经过一个月的晒干,然后把麦穗存放好,等到藏历十二月份染色。

  冬日的中午,米玛央珍在自家院落里,搭起了简易的灶台,支起了锅,将颜料混入水中,等熊熊大火将水烧开后,把晒干的麦穗浸入水中轻轻翻转均匀染色,不足两分钟将拿出来,热气腾腾的麦穗就“穿”上了艳丽的新衣。染好颜色的麦穗拿到有太阳光的地方晾晒一个下午,第二天便可拿到市场销售。米玛央珍说:“藏年花麦穗是桑木村的特产,全西藏只有桑木村生产的藏年花麦穗最好,所以村民一点也不担心销量。”

  据说以前插在切玛盒上的藏年花麦穗都是保持原有的色彩,无需染色,而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人们更希望装饰在切玛盒上的藏年花能有更加艳丽和丰富的色彩。于是,种植藏年花麦穗的桑木村人开始对藏年花麦穗进行染色。一般藏年花麦穗会被染成四种颜色,即红色、青色、绿色、黄色。不同颜色的藏年花成为切玛盒上的美丽组合。就像春节的鞭炮和对联一样,藏年花成为藏历新年的代表符号之一,只是这一符号的诞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时光的等待,从藏历四月播种,八月到十一月的晒置,再到藏历十二月的染色,经过大半年的时光之后,桑木村的村民们也完成了藏年花的全部制作,现在也是它“荣耀登场”的时刻了。

  逐渐热闹起来的拉萨年货市场告诉人们,藏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琳琅满目的年货装扮着节日的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上拿的都是过年的必需品,这个时间也是桑木村藏年花亮相的时刻。

  当记者又来到桑木村的次旺家时,正巧赶上他要去拉萨市场销售藏年花。次旺是家里的壮劳力,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要去市场卖藏年花,染好色的藏年花和麦穗要以不同颜色搭配、再分成组捆扎在一起,以便人们选购。从桑木村到拉萨城里的市场,次旺背着花,背着希望出发了。

  酥油花 像花一样开放

  酥油花,藏语名字叫孜卓,插于切玛盒中。孜卓形似令牌,两面顶端贴彩色酥油塑造的装饰,主要以太阳、月亮和八宝吉祥、四合祥瑞、六长寿等图形为主,表示祥瑞。孜卓底部所用的材料为木板,把它切成长方形带尖、并带手柄的形状,在节庆活动时用来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

  曾经在去日喀则参加“珠峰文化旅游节”时,探访过康雄乡酥油花,因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在2013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酥油花是藏族传统工艺之一,又称为油塑艺术,是以酥油为材料而制成的特殊雕塑作品。每年冬天,手工艺人们便将酥油切成薄片,加上冷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各种矿物颜料后进行雕塑。每年藏历新年期间,西藏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酥油花艺术作品展览活动。

  说到酥油花,其表现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传说戏剧故事等主题;塑制的纹饰造型繁多,包括日月星辰、花卉草木、飞禽走兽、文臣武将等;塑制手法也十分写实传神,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酥油花是在一块块类似模具的板上堆塑而成的。其在切玛盒内插上的酥油花板,更加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工匠们在狭长的薄木板上,用彩色酥油勾画出美丽的图案,图案大多是固定成形的六长寿、六和睦等内容。在木板上勾勒出来的鸟兽、山树、长寿老人的形象非常逼真,这是运用彩色酥油这一特殊材料完成的艺术佳作。

  在冲赛康年货市场,次格先生介绍了有关酥油花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四道工序完成。

  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

  其次是“做胚胎”。先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为原料掺和上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大小比例准确的各种造型,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

  再次是“敷塑”。这道工序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地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塑造红花绿叶,或是玲珑剔透的玉石,则是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

  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木板上。

  西藏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不同地区相同器物的制作工艺也大相径庭。昌都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相关链接

  切玛盒内 装着吉祥与祝福

  藏历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一些必需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小麦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稞麦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那么,在切玛盒上插上许多花卉及摆放丰美的食品都有怎样的涵义?

  彩色酥油花

  切玛盒上插上彩色酥油花板以后,增添了美感,更加具备欣赏价值。同时丰富了它的内涵,表达家庭和睦、长者长寿的美好心愿。无论其形式变化多大,它的内涵仍然没有变化。

  青稞和糌粑

  盒内的糌粑和青稞是未加任何修饰的原物。青稞象征好运。在藏语中,青稞的谐音同好运无差别,盒内的糌粑则象征人寿年丰。

  藏年花

  一年又一年,藏历四月播种,八、九月份收割,只为新年的到来,绽放在吉祥如意的藏族人民的家中。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受。幸福在哪儿?幸福隐藏在大家的心中、绽放在人们的笑脸上,“切玛”盒里多彩的藏年花已经告诉了你,就用歌去唱、用舞蹈来演、用善良的心去表达吧。

  一碗青稞苗

  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绿色的小麦苗供奉在切玛盒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