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鼓“敲”开致富门
色曲多吉出生在“尼木三绝七技”之一雪拉藏鼓的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他,看到一张普通牛皮在爷爷的一双巧手下,就能被制成一面精致又实用的藏鼓,让他觉得十分神奇。
于是在15岁那年,色曲多吉便开始跟随爷爷、父亲学习制作藏鼓。如今他不仅是一名藏鼓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还是家中致富的主力军。
记忆里,制作藏鼓不仅工序繁杂,而且利润有限,爷爷年轻的时候,藏鼓行业面临凋敝,制鼓的作坊陆续关门。爷爷学习做藏鼓的念头从一开始就遭到家里的严重反对,幸好爷爷坚持了下来,并将这份手艺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了,我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场对藏鼓的需求增加了,我们的鼓越卖越多,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开始慢慢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尼木县有人做藏鼓。还记得在2009年,藏鼓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家开心了好几天。”色曲多吉乐呵呵地说。
2014年,色曲多吉一家在政府的鼓励和帮扶下创办了雪拉传统藏鼓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吸引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的加入。
随着订单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村民也积极主动加入合作社学习藏鼓制作技艺。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想把雪拉藏鼓合作社的规模扩大,开发一些新的旅游产品,在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让更多人知道我们雪拉藏鼓这门古老技艺。”色曲多吉坚定地说。
如今,色曲多吉正从文创产品入手,制作了一些体积较小、携带方便的藏鼓工艺品。这一创新得到了许多内地游客的喜爱,让传统藏鼓制作技艺通过文旅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高铁冠名列车助力山南旅游驶上“快车道”
近期,由安徽援藏牵头推动、山南市旅游发展局组织协调打造的2021藏源山南“安徽援藏 山南欢迎您”高铁冠名列车于上海极速启程。[详细] -
策马扬鞭 惊艳全场
捧洁白哈达,着美丽藏装,骑飘逸骏马,踏着舞步缓缓而来,一场马术视觉盛宴震撼上演,观众满怀期待,现场充满了掌声和喝彩声。[详细] -
在新的环境下,西藏旅游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2021年一季度西藏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1万人次,同比增长241.1%,比2019年同期增长23.5%,实现旅游总收入13.78亿元,同比增长309.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