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闪光的足迹 好记者讲好故事 > 笔触故事

我在西藏的记者生涯

王淑 发布时间:2018-01-02 14:4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在西藏当记者,已经16个年头了。没想过要总结什么,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感到前路漫漫,还有学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事。重读老一辈新闻记者留下的记录西藏历史和社会变革的文字,只觉得我还有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更加任重道远。在前辈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学生。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妙笔生花的文字,记录了一个时代,展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使得全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上的人们,对于西藏,这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天厚土,有了一个客观而清醒的认识。我们今天所做的,是继承和创新。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30多年,祖国的面貌早已跨越了一道道时代的门槛,飞速向前,西藏更是翻天覆地,每时每刻都传递着一个“新”字,令人目不暇接。我十分有幸,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新奇变幻、不停发展进步的历史阶段,从事了新闻工作。

  我是生在西藏、长在西藏的“藏二代”。西藏的风、西藏的雪和西藏阳光,都是我瞳孔里最美的风景;西藏的水、西藏的山和西藏的人,都在我的身体和心灵留下了不灭的印迹,我和西藏有着不解之缘,我喜欢。

  2002年,我刚到中国西藏网工作时,互联网对我来说一窍不通,真是“门外汉”。还得做新闻报道,互联网媒体连概念都没有,加上那时人们对互联网媒体普遍认识还不像今天这样普及,网络媒体还在初生阶段,大多数人连计算机也没有掌握,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人教我怎么采访,怎么写稿,全靠自己摸索。当时我们还有一项工作是向各个机构、向周围的人们宣传西藏网,以至于一些熟悉的领导和朋友都说,“王淑啊,西藏网究竟是个什么啊,你是不是在卖保险啊?”采访报道更是难上加难,东西发在哪里了?发的东西人家看都看不到,怎么让人相信啊。今天,网络早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互联网、手机广为普及,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中国西藏网作为中央涉藏网络媒体得到了西藏及国内外的认同,成为中央重点网站之一,网站本身也不断发展壮大,我们面临的是新观念、新的工作方法、新技术的挑战。

  作为一名涉藏新闻工作者,十几年来,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政治站位一定要高。西藏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要求我们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一定要掌握党的西藏政策,始终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领,不能含糊,更不能动摇。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西藏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宣传报道的宗旨;猎奇、想象、神秘主义是我们坚决要摒弃的。这些年,我们中国西藏网驻西藏记者站就是坚持这个理念,在不计其数的报道西藏的文字、图片、视频作品中,没有出现危害国家统一、违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错误,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行的好评。

  在西藏做涉藏宣传报道,重要的是要对西藏人民和西藏这片土地怀有感情,有了感情才能有情怀,有了情怀才能够不怕吃苦,不畏艰险。我曾在西藏最寒冷的季节随检查扶贫工作的相关部门领导赴西藏气候条件最为恶劣、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双湖、尼玛采访;去海拔最高的珠峰大本营呆了40多天,采访奥运火炬传递;第一时间奔赴尼泊尔—樟木口岸大地震现场发回灾情报道;带着国内重点媒体几十名记者赴抗英战场曲米新古参加纪念抗英一百周年的活动;七次走访青藏铁路沿线,采访当地农牧民和铁路建设者,为这条天路的修建和通车鼓与呼;在“3·14”刚刚过去,马上深入基层农牧区采访,揭露分裂主义分子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恶劣行径;今年10月,我们去作林芝工布新年的采访,恰好赶上地震,我们在第一时间,冒着余震的危险,进到地震的中心采访,及时发回视频等新闻报道……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探索、去理解的东西太多太多,藏族同胞在这片世界屋脊上,剖析自身、了解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创造了丰富的人类文明,向伟大的中华文明宝库贡献了独具一格的生命生态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技艺、争奇斗艳的民俗民风、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是中华文明种籽库中重要的因子。我们在做采访报道时,必须注重这个因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报道接地气,鲜活起来。尤其是在今天,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形态不断优化重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国家和民族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更应该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我们这个时代,为西藏的发展进步奉献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作品。

  十几年来,在宣传报道西藏的过程中,也是我不断接受教育、思想不断升华的历程。在英雄城江孜,当我知道西藏军民用简陋的武器奋起反抗入侵的敌人,宁死不屈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在“3·14”刚过去,听到基层群众对分裂分子的愤怒控诉,感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理想。在尼泊尔—樟木口岸大地震时,我们在往灾区行进的路上,看到人民子弟兵从聂拉木到樟木的几十公里沿线,冒着不断的余震,不顾身边树木石头滚落,尽职尽责地撤离群众、指挥交通时,知道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军民鱼水情。在聂拉木地震带,当我们没有住房,只能窝在车里写稿发稿子时,是当地的民营企业向我们伸出援手,腾出房屋安置我们时,我们感受到的是藏汉一家亲的亲情。当我们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当地农牧民,看到他们自发地组织护路队,守护他们心目中的天路时,知道了什么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我们在珠峰采访奥运火炬传递时,看到个别外国记者在拉孜小山村采访时别有用心地问当地的藏族农牧民:“你们是西藏人?”乡村的村民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是中国西藏人。”记者又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北京奥运会吗?”村民们说:“什么是北京奥运会我们不会说,但我们知道,家里要来好多的外国客人,在北京首都参加足球和好多种球的比赛,我们藏族人的规矩是来了客人就要热情招待好,国家的好事就像我们村里节日,我们得好好庆祝。”没有人教村民们如何回答外国人的“提问”,但他们用最淳朴的语言,表达了西藏农民的心声。在珠峰火炬成功登顶采访刚结束,我们行业的各路记者又立即接到去汶川灾区采访的任务,他们毫不犹豫,顾不上稍事休息,立即整装出发直奔灾区,看到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我知道了什么叫作敬业。当我们在堆龙德庆县采访因青藏铁路建设而需要拿出自家土地的村民时,他们讲出的一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问到,“修铁路要占用你们的地,你们怎么办?”村民反而问我说:“我们西藏山多沟多冰雪多,又是边疆,自古交通闭塞,我们想出趟远门比什么都难,你说路该不该修?”我说,“当然该修啊,可你们没有了土地怎么办?”村民说,“我们农民没有了土地政府一定会安排,干别的工作也会慢慢适应和习惯,国家花这么多钱为我们西藏修铁路,我们自己拿出点土地算什么呢?而且,国家建设搞好了,我们的生活不就更好了吗?”亲耳听咱农牧民这样的表述,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颤抖的手记下了百姓对铁路的渴望。这就是咱西藏农民的境界啊!再拿老西藏来说,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在西藏和内地接触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西藏奋斗一生或者大半生的老同志,这些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的老西藏精神的前辈们,许多已经离世,活着的也都到了人生暮年,岁月在他们身上无情地刻下苍老、病痛的烙印,他们行动迟缓,表情也不再鲜活,常常是如一尊雕像样地静坐,和凡尘似乎没有更多的牵连,但只要一说起西藏岁月,说起西藏的人和事,眸子里马上会放出光芒,如西藏的阳光般明亮。

  十多年的西藏新闻工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西藏记者站在中国西藏网领导的关心下,在西藏各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一批批驻站记者的不懈努力,工作有序,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我个人的收获是巨大的,也做出了一点儿成绩。随着年纪增长,身体也有了不适,看到我一天天东奔西跑,端着相机和采访本出现在不同场合,有数年前就认识——那时他们都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现在都已经是厅局或处级领导了,他们会问我:王姐,还采访呢?言中之意有关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说,你怎么还当普通记者啊?对他们的关心,我真诚地应道:是啊,我喜欢这个工作啊。

  西藏跟全国一样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发展的速度在党中央的特别关心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甚至走到了全国的前列。生活的变化自然会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原则、方向和目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西藏的指示精神,传扬正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有事实、有观点、有回顾、有前瞻地记录西藏各族人民在历史新征程上留下的闪光足迹。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