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北故事 > 专栏文章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从传统赛马节看藏北草原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3-12-05 20:5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今年8月10日,看到有关“羌塘恰青赛马节”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开幕的新闻报道,我甚是激动不已!因为它让我想起过去藏北草原从牧场走向市场的点滴新变化。

  藏北,在藏语里被称为“羌塘”。它主要指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

  每年盛夏,散处在草原上的农牧民群众都会身着盛装,扶老携幼地赶到藏北重镇——那曲,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草原赛马盛会。于是,一夜之间那曲也就变成了由成百上千顶帐篷所组成的“帐篷城市”。

  新改建的那曲赛马场新貌。这座巨大的现代化赛马场二期工程,由浙江省对口援建而成(唐召明2012年8月5日摄)

  那曲赛马节,也称羌塘恰青赛马节,是藏北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8月初举行,为期5至15天不等。

  30多年来,我多次参加和报道了那曲赛马节,仍觉得看不够,且有屡看屡新之感。因为现在的传统赛马节比过去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就像今年传统赛马体育竞技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一样,不仅有传统马术表演、体育竞技赛马,还有优秀文化展演、物资商贸交流、特色产品展销、招商引资洽谈、旅游资源推介等,令人眼花缭乱。

  那曲赛马节是藏北人民最原始、最古老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21年,那曲市恰青赛马会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藏北首府那曲镇草坝上所举行的传统赛马盛会(唐召明1987年摄)

  几十年来,对于赛马节所发生的点滴变化,我有着深刻记忆。1987年盛夏,是我初次采访那曲赛马节。那时,由于受各方面条件限制,赛马节规模不大,且自发性较强。在那曲镇草坝子上临时搭建个简易主席台,人们围成一个大圈,席地而坐或站立观看,圈中央的比赛就算开始了。


在那曲赛马盛会上举行的拔河比赛(唐召明1987年摄)

  1993年盛夏,当我再次来到赛马节采访时,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一座能容纳一万多人的全国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赛马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看台上,坐满了来自藏北草原各地的农牧民观众。他们在兴致勃勃地观看各种比赛、表演。新建的赛马场实行买票入场,门票两毛钱一张。由于能有良好的秩序保证人们观看比赛,所以为大家所接受,人们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使自发的娱乐逐渐变为有组织的活动。

  赛马场的另一景象是在赛马场外建起了文化、体育、科技、旅游等七个帐篷村。在科技村中,科技人员不失时机地向前来咨询的农牧民群众讲解畜牧业知识,特别是布置在村口的科普宣传栏前吸引了不少农牧民群众驻足观看。

  藏北赛马节既是传统的竞技大会,也是物资交流的盛会。从8月初起,来自青海、四川、陕西、甘肃和西藏其他地方的客商就陆续云集那曲,从事商贸活动。那曲有关方面也把赛马会当作一次极好的结识有识之士、交流信息、引进资金的机会,制定了优惠的政策,国有、集体、个体各显神通,赛马会上商品琳琅满目。

  据介绍,这一年的赛马节每日成交额都以数十万元计。农牧民群众在赛马节期间采购各种生活、生产用品,满意而归。

  此时,昔日逐水草而居,随牛羊而迁徙的牧民群众60%以上实现定居,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录机、风力发电机及高级卡垫、藏式家具等高档耐用消费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牧民之家。

  这届赛马节除了传统的骑马捡哈达、抱石头、跑马射箭和宗教艺术“羌姆”表演外,还新增加了现代马术比赛和摩托车比赛及服饰歌舞表演,为传统的草原盛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

  2009年盛夏,我又一次来到那曲赛马节采访。在帐篷区,我惊奇地发现许多小白布帐篷。走近一看,里面大都是藏北牧人所经营的甜茶馆。

  我漫步在色彩鲜艳的帐篷之间时看到,那曲地区(现那曲市)各县和各个机关单位也都搭建起各自的大型白布帐篷。这些帐篷大都缝有八瑞图、花卉、鹏等图案,甚是精美。其面积一般近百平方米,里面放置着藏式沙发、茶几、成箱的啤酒,还有电视机和DVD。

  在那曲赛马盛会上供游人参观的“巴拿扎西林杰大黑帐”内景。这顶大“黑帐”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内部有效面积666平方米,可供上百人自由活动(唐召明2009年8月12日摄)

  令人称奇的是,一顶从未见过的巨大黑色牛毛帐篷坐落在草地之上。这顶由那曲地区旅游局投资修建,当地人称为“巴拿扎西林杰”的大黑帐,根据藏北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制作用时8个月,仅牛毛就用了4300公斤。其总占地面积达3600平方米,内部有效面积达666平方米,可供上百人自由活动,堪称是黑色牛毛帐篷之最。

  这届赛马节的一大亮点还在于民俗文化帐篷村。它由“巴拿扎西林杰”为中心的十八顶民俗帐篷组成,帐篷村展示了民族习俗、民间艺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舞蹈戏曲、服饰饮食等特有的藏北文化。

  围绕着“巴拿扎西林杰”,各县还搭起了具有本县特点的帐篷,在帐篷内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介绍自己的民族品牌、民风民俗及旅游景点。 

  此外,这届赛马节还新添了一个“那曲地区首届魅力虫草节”的内容。

  虫草是十分珍贵的药材,又是名贵的滋补品。过去,藏北农牧民群众并不拿虫草来卖钱。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虫草有时仅是农牧民群众果腹的食物而已。实在饿了,上山挖袋虫草,在水里洗一洗捞起来煮熟吃,感觉人特有精神。

  后来,当人们了解到虫草的药用保健功效后,那曲好一些的虫草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几千元价格一路飙升到10多万元一斤,给上山挖虫草的农牧民群众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来自那曲地区(现那曲市)各县代表队在进行入场式表演。当日,那曲赛马节在藏北首府那曲镇开幕(唐召明2013年8月10日摄)

  如今的赛马节期间,我还常常在公路沿途和赛马场外看到,许多牧民群众赶着牛羊或驾驶着满载畜肉的私家汽车来参加赛马节。过去那种“以门口牲畜多少论贫富”的旧观念,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早已开始逐步瓦解。


昔日那曲镇露天市场,牧民群众正在售卖现场宰杀的新鲜牦牛肉(唐召明1987年摄)

  1987年,班戈县牧民收入的53%都是通过畜产品得来的。多宰杀、多出售,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商品率,注重经济效益已成为广大牧民群众的新追求。在最偏僻的文部办事处(现尼玛县)1977年牲畜总头数80多万头(只),而出栏率只有12%,人均收入也只有168元;1986年养畜虽然只有74万头(只),但出栏率达17%,人均收入一下子提高到了735元。

  那曲镇牧民过去宁愿蹲在家里受穷,也不愿意外出经商,一年养上十多只羊,几头牦牛,有点零花钱就满足了。后来,在改革开放中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曲镇有三分之一的牧民开始务工经商,多数经商人员年纯收入在千元以上。过去只会放牧的群众,开始纷纷购买汽车、拖拉机从事汽车运输或是交易畜产品。他们不仅奔走于那曲各县、乡之间,有的还到拉萨、格尔木,甚至上千公里外的新疆等地出售畜产品、盐巴,购回粮食。

  单靠放牧生活的牧民群众,尝到了多种经营的甜头。1986年,比如县7500多人上山挖虫草、贝母。一个月就收入2700多万元。就连织卡垫、氆氇等行业也都兴办了起来。


在那曲赛马盛会上,临时搭建起的帐篷城(唐召明1987年摄)

  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牧民们需求知识和信息。1987年,在安多县扎龙乡,我采访了牧民嘎来。他家除了汽车、收录机等东西外,屋里书架还摆满了藏文书籍。嘎来风趣地说:“再也不能绕着父辈走的道转了,不懂知识,不了解外界的信息就赶不上趟了。”还有个叫奇美的牧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常等在公路道口,见到过往的汽车他就请司机停车,打听各地市场行情,等到对邻近地区的价格心中有数后,就发动同乡集体赶着牲畜到价格最好的地方去卖。

  安多县优质的多玛羊绒,为藏毯的制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2009年经过规划,安多县错那湖藏毯厂由民间投资开始生产。

  该厂采取与牧户合营的方式,牧民可以接受相关要求的培训,然后免费使用厂里提供的机器在家里进行生产。这家工厂把由牦牛绒、羊绒制成的地毯、卡垫、靠背、坐垫等产品销售到深圳、北京等地,受到欢迎。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为了挖掘和传承牦牛历史文化、提高牦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牦牛的品牌和产值,那曲市今年在赛马节上,大力开展寻找“最美牦牛”宣传活动,引导和鼓励那曲各类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拓宽牦牛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放大牦牛产业的品牌效益,推进畜牧产业增效、牧民增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推进现代畜牧的产业建设。

  在新改建的那曲赛马场一角的歌舞表演。当日,那曲赛马节在藏北首府那曲镇开幕(唐召明2013年8月10日摄)

  此外,那曲市在今年赛马节上还积极引导和组织70多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及家庭牧场,参加本届赛马节农畜土特产品展销会,其参展产品种类达到了一百种以上。

  如今的藏北草原正从千年的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新阶段。虽然这仅仅是开始,然而,这恰恰是藏北草原的希望。(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