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0 > 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 > 本网报道

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 看共抓长江大保护湖北答卷

发布时间:2020-11-16 22:22: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从武汉市汉口高层建筑上眺望长江江面,两岸是成片的绿地 摄影:刘莉

  作为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之一,湖北省境内长江干线长达1061公里,占长江干流1/3,是长江干流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是长江赋予了湖北鱼米之乡、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达江海的优势,也是长江赋予了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与巨大潜力。保护长江,湖北责任重大。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图为湖北省江陵县城区段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后的情况 翻拍:刘莉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整治,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江河湖库、干支流协同治理,提出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不是“包袱”,而是“机遇”。经过不懈努力,湖北省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得到改善,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获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向绿色转型,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保护长江制度先行 全省22.3%面积纳入生态红线范围

  2017年,湖北省人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湖北省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并同步推出5个专项规划;湖北省政府推动实施河湖长制、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多部规范性文件……生态保护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将各类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内,湖北省22.3%面积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

  同时,湖北省结合自身实际,以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为主抓手,实行对考核评估成绩突出的市州一次性奖励5000万元等制度,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湖北省的经验与做法。

  长江大保护 关键看成效

  有了制度,还得看执行。近年来,湖北省开展长江大保护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261家;

  取缔长江干线各类非法码头1211个,查处各类非法采砂案件1853件;

  83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内所有8429艘退捕渔船全部拆解;

  关停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12838家;

  完成212个黑臭水体整治;

  新建、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828座,125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

  腾退长江岸线149.8公里,岸滩岸线生态复绿面积856万平方米。


图为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护城河沿岸已被成功打造成为城市绿地与湿地,风光宜人 摄影:刘莉

  湖北省各市州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武汉、荆州、咸宁、天门等地打包市政管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河道清淤等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70.77亿元。

  孝感市结合汈汊湖退垸还湖谋划打造国家湿地公园。

  黄石市谋划夏浴湖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

  咸宁市嘉鱼县通过对嘉鱼段长江沿线马鞍山区域进行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施工,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向系统化、集中化转变。

  宜昌市着力破解“化工围江”问题,推动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孝感市拆除了府澴河流域2座拦河坝、9处涵闸、绿化岸线228.6公里、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1家,有效改善了府澴河流域孝感段水生态环境。

  据了解,为促进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改,湖北省还组成了暗访团队,每月进行暗查暗访。目前,已完成4轮暗查暗访全覆盖,累计暗访项目72个。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依规处理相关责任人,倒逼整改见成效。

  经过努力,2020年1至6月,湖北省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断面达86.8%,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

  推动绿色发展 “断腕”与“布新”并重

  在大力进行环境整治的同时,湖北省还全力实施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推进绿色宜居城镇建设、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探索“两山”理念实现路径、建设长江国际黄金绿色带核心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交易平台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基调。

  为了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湖北省出台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成立了政府投资400亿元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有效支持了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推进,也对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

  依托政策,武汉市建设了武汉长江新城(新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青山北湖生态试验区、东湖城市生态绿心、硚口汉江湾生态治理试验区等6大示范先行区。

  鄂州市采用“当量因子法”,测算土地、水域、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该市梁子湖区凭借良好的生态近3年共获生态补偿资金2.25亿元。近期,鄂州市又成功实施了全国首笔以水库灌溉权作为融资标的物的质押贷款2000万元。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了一条新路。

  荆门市则以深化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废旧电子电器循环利用,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16个,总投资526亿元,实现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100%全覆盖。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客店模式”1473处,实现乡镇污水无害化处置全覆盖。

  “湖北模式”的亮点:投融资模式创新 项目库总投资1.14万亿元

  长江大保护项目多为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资金投入压力较大。湖北省正在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操作路径,努力实现项目收支平衡,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长江大保护项目投融资模式。

  湖北省在编制《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规划》时,提出了以长江干线和汉江、清江两大支流为骨架,融资支持湖北省全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6大领域,策划梳理出总投资1.14万亿元的动态项目库,探索出一个符合市场化运作的建设运营主体、一个符合战略要求且收益总体平衡的项目包、一个符合政策规定的商业模式的“三个一”市场化融资模式,为项目获得银行贷款提供必要的经营性现金流。

  例如,汉江流域襄阳段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一期项目,运用这种模式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授信贷款金额90亿元。截至目前,湖北省已有162个单体项目获得国开行授信支持,授信额度5972.5亿元,发放贷款2238.4亿元。农发行按此类模式参与长江大保护,审批贷款504.3亿元,发放贷款207.8亿元。

  同时,湖北省还引入央企资本参与项目合作。三峡集团新设立的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落户武汉,资金规模1000亿元的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落户宜昌,将在武汉、宜昌等地开展生态环境治水试点,参与项目44个,投资规模684亿元,已落地项目11个,总投资149亿元;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在咸宁开展生态环境治污试点,参与各地节能环保项目27项,投资规模81.7亿元,已落地项目11个,总投资10.7亿元。

  万里长江,滔滔东行,浪花淘尽英雄。历史进入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这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是砥砺奋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谋篇布局,以湖北省为代表的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责编: 王智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