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0 > 《中国民族》

亘古荒原变了样——阿里地区日土县日松乡甲岗村掠影

发布时间:2020-12-17 14:33:00来源: 《中国民族》


219国道边的宣传墙:阿里地区日土县“边境建设第一村”——甲岗村

  从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出发,沿219国道一路向北,往班公湖方向,约1个半小时车程就抵达了日土县城。日土是出藏入疆的北大门,再往北穿班公湖、翻界山达坂,便通往了新疆南疆的叶城县。作为阿里“三围之地”中的“湖泊围绕的地方”,班公错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在日土县内。

  此行我们要走访的边境小康村——甲岗村,是日土县最南部的村庄,平均海拔4300米,中印边境线长80公里。219国道边伫立的“甲岗边境建设第一村”白色宣传墙,总会吸引人们停车驻足。

  甲岗的小康故事,要从一条“小康路”讲起。这是两年前刚修好的进村路:笔直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崭新的门楼一面刻着“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另一面刻着“党的恩情照边疆 吃水不忘挖井人 幸福不忘共产党”,路两侧低矮的班功柳韧劲十足,独门独院、两层红白相间的民居沿路依次排开,屋顶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

  正值国庆前夕,甲岗村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上午村民们在赛马场比赛、表演马术;下午大家又聚在村委会前的广场上跳锅庄,并为赛马获奖者颁奖。村民们身着盛装、欢聚一堂,在新建成的文化长廊拍下了小康之年的“全家福”大合影。

  2014年,日土县率先在甲岗村启动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先后整合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等各项资金9500余万元,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打造出了眼前这个祥和亮丽的民族团结边境小康村。

  走进村里,村委会宣传栏上的《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条例》格外醒目。自今年5月1日《条例》颁布以来,甲岗村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条例》的热潮。“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们的一项基础性事业。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村组、到边境一线。这也是甲岗村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陪同我们走访的阿里地区民宗局副局长白群曲培如是介绍。

  作为阿里地区典型的边境小康村、民族团结边境村,这些年来,甲岗村各族干部群众齐心携手、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2018年底,全村196户750人告别贫困,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1700元提高到1.9万多元,乡亲们富民兴边的积极性越发高涨。

  搬进新房 开启新业

  “晴天过车起尘,雨天满村淌水”,是甲岗村曾经的真实写照。十多年前,村里全是土坯房,走的都是泥土路,交通不便,村民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也相对薄弱。

  “住房建设是改善民生、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村主任旦确桑布说,甲岗的小康村建设首先是从提升村民“住”的幸福感开始的。

  走进村民次杰拉姆老阿妈家,两层小楼共有6间房,一家五口住得宽敞而舒适。屋前还盖了暖廊,各类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这套房子我们自筹了7万元,其余都是国家给补贴的。现在儿子还在砂石厂打工,加上国家的政策性补助,吃穿早就不愁了!”次杰拉姆高兴地说。

  2016年,甲岗村建成49户安居房及附属设施,200多名群众彻底告别低矮破旧房屋,住进了通水通电通网络、面积在100-140平方米的“别墅式”新居。目前,村里另外92户的房屋主体已完工,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甲岗村独栋联排的村民新居

  四年前,村民扎西顿珠一家住进了小康安居的新房。“以前一家人全都挤在土坯房里,如今能住这么大的房子,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每年政府还给我们发放草补、边补、林补,日子越过越幸福。”扎西顿珠今年64岁,每天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接送孙子上下学。能这样在新家安享晚年,让他感到很舒心很踏实。

  村支部书记格桑顿珠告诉我们,不仅是住房,现在村民对生活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从以糌粑、牛羊肉为主的单一饮食结构,逐渐转变为食用米饭和蔬菜;从以牛羊粪为燃料,转变为使用焦炭、煤气等清洁燃料……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年年在提高!”

  作为西藏边境一线的半农半牧村,甲岗村的乡亲深知“发展才是硬道理、致富要靠真本事”。近五年,甲岗村依托日土县“一园两带四区”建设(即打造1个工业园区;构建“边境一线经济带”和“219沿线经济带”;建设旅游、种植、畜牧、生态4个产业区)的有利契机,发展了砂石厂、苗圃基地、扶贫洗车场、农牧民施工队等多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收入稳步提升。

  27岁的村民嘎玛桑珠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聘上村砂石厂的装载机司机后,他每月工资能拿到六七千元。这么高的收入是嘎玛桑珠过去种地、放牧想都不敢想的,“这都得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2015年,甲岗村的182户682人(含贫困户42户10人)每人入股1000元共同投资兴建砂石厂,带动村里23人就业,当年底就盈利了120万元,贫困户每户分红5000元。自此,甲岗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截至目前,甲岗村各个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累计创收达500余万元,各类运输车辆有200辆,植树造林600亩,为贫困户分红90余万元,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2018年脱贫摘帽那年,村里还对如期脱贫的10户群众给予了每户1万元的现金和物资奖励,进一步激发大家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日土县驻甲岗村工作队队长米玛次仁介绍,“现在村民的思想认识彻底从过去‘要我富’转变为‘我要富’,大家想的都是怎样寻找更多的致富门路,过上更好的日子。”

  贡觉加措和阿旺顿珠两个年轻人,如今是甲岗村脱贫致富的典型。2018年贡觉加措帮哥哥开车挣了10万元,之后攒钱买了自家的大卡车;2017年阿旺顿珠贷款买车,两年时间就基本还清了贷款。“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村里工程项目这么多,只要我们自己勤快点,多干活、多跑车,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他俩对未来信心十足。

  传思想,扶资金,帮技术。眼下,按照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承包小型工程为平台致富增收的思路,甲岗村已经培养出了像贡觉加措和阿旺顿珠这样的一批致富能手。

  宜居宜业,村富民安。短短五年时间,面貌焕然一新的这个边境村庄,展现出了无穷活力。

  党建引领 共治共享

  在甲岗村,除了主干道的“小康路”,还有一条氛围浓厚的“红旗一条街”远近闻名。

  从2018年开始,甲岗村围绕“藏西先锋·红色党建”品牌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快边境发展、强化边境安全、促进边境和谐,打造了极具特色的“守边先锋·固边堡垒”党建品牌。目前,全村发展有党员106名、预备党员6名、积极分子5名。

  日土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达瓦卓玛是从甲岗走出去的干部。一次,她回村里宣讲法律法规,发现了村里的新变化:过去口头上的“君子协定”不再管用,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都会签份合同或协议,再到村委会公证。

  走访后达瓦卓玛才知道,是村支“两委”制定了强有力的村规民约,加上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和有效调解,使“矛盾纠纷不出村”,得到了提前预防和化解。“我们村的民风之所以这样纯朴向上,和村支‘两委’班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很大关系。”对这一点,村委会主任旦确桑布深有体会,“这么多年来,我在村里没有遇到一个调解不好的矛盾。”

  “建成小康村以来,甲岗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得到了很好地落实。全村人一起管理新村、经营新村、呵护新村,村民的文明素养有了质的提升。”日松乡党委书记普布次仁感慨地说。近年来,甲岗村下大力气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户户悬挂伟人像,感恩伟人在心中”“人人争做边境小康村四好群众”……在这些广泛开展的群众集体活动中,甲岗村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村里的民族团结荣誉室,也是一个小型村史馆,展示着甲岗的历史变迁。修葺一新的荣誉室,帮助农牧民群众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了从旧西藏到边境小康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成为村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

  不仅是荣誉室,走在甲岗村里,党员活动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信息集散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村民议事中心等6个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红色阵地”筑起了村里的党建堡垒。

  32岁的加参桑姆是村妇女主任,入党5年的她是全村女同胞的“领头雁”。不但组织大家在国道边开茶馆、商铺,带领有技能的妇女编制手工艺品出售,还号召一起到国道沿线清扫垃圾,整治环境卫生,积极参与“美丽家园清洁”活动等。

  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时,更增强了乡亲们对家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的使命不仅是要带领女同胞勤劳致富,也要鼓励女同胞为全面小康贡献一份力量。”加参桑姆深有感触地说。

  此外,甲岗村的“一村一警”、网格化管理、双联户单元等基层自治模式作用凸显,党员干部带头引领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事务,“主人翁”意识高涨,基层治理活力仍在不断增强。

  守护边关 家国情长

  甲岗是一个有着爱国守边优良传统的村庄。1960年的国庆节,毛泽东主席邀请一批西藏翻身农奴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阿里地区首批进京的代表中,就有一位名叫努拉央加的甲岗村代表。1964年,在上级党组织和边防部队的指导帮助下,努拉央加和村里的一些积极分子组成联防队,开展边境维稳巡查工作。这就是甲岗民兵排的前身。

  1971年,《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张甲岗军民联防巡逻边境的照片,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峥嵘年代。这支联防队一建立就显示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曾被新疆军区授予“冈底斯山民兵英雄排”荣誉称号,担负起了保卫祖国边疆、维护边境稳定的神圣职责。

  如今,甲岗村有民兵41人、联防队员25人、护边员24人。他们弘扬优良传统,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

  村主任旦确桑布的父亲多杰欧珠是当年第一批报名加入民兵巡逻队的。童年的记忆里,自己跟在父亲身后巡边,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座山和每一个边防哨卡,旦确桑布都如数家珍。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坚决跟着共产党走,为祖国守护好边境,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给我的孩子们说的。”如今,旦确桑布的两个儿子接过了父辈巡边的“接力棒”,一家三代放牧守边的事迹在阿里地区传为佳话。小女儿也考到了内地读大学,旦确桑布说:“如果孩子以后回老家了,就继续做一个有本事有文化的新时代护边员!”

  贴边生活、抵边放牧、沿边巡逻,“看着我们守护的这片土地越来越好,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我感觉全家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要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请党和人民放心!”旦确桑布坚定地说。

  每当夕阳西下时,甲岗村都会准时响起广播,电波里传出村里老人分享人生故事的温暖之声。为了让村里的年轻一代体会到新生活的来之不易,村支“两委”特地邀请见证过当地发展变化的老村民,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大家在生产生活中践行守边护边职责、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这些发生在村民身边的真实故事,都成为了“感动甲岗”的鲜活教材。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5间房还带了一个小院,约350平方米的医务室宽敞明亮,是2016年翻修一新的成果。对于村里医疗卫生服务的变化,56岁的村医南杰次仁感慨良多。他14岁时开始担任村医,立志为家乡父老解除病痛,至今已42年。

  过去,村卫生室设施简陋,大病只能勉强打针缓解,小病就开一些止痛药和消炎药,高原疾病一直威胁着群众健康。不仅如此,甲岗村地域宽广、半农半牧,遇到草原深处的牧民生病,南杰次仁得骑马去牧业点接诊,“有时来回两天只为看一个病人”。

  现在不同了,血压仪、氧气罐、输液架、消毒器、医疗废弃物处理桶……这些常用的医疗设备在村卫生室都一应俱全,常见的关节、消化系统、心血管等病症都能开展治疗。南杰次仁也不再是“单打独干”了,他和另一位村医轮流值班为群众看病。村民无钱治病、缺医少药的时代一去不返,平均寿命从上世纪60年代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

  脱贫攻坚以来,西藏自治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大病救助一批、慢病签约一批、重症兜底一批”工作稳步推进,针对各类病种实行分类接诊、分类救治,确保患者都能够得到妥善治疗。边远的甲岗村同步享受到了以政府主导、免费医疗为基础,政府、集体、个人和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和医疗风险基金相结合的农牧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如今,南杰次仁是日松乡的全科医生,除满足甲岗本村群众看病需求外,还到周边村和临近的革吉、噶尔等几个县为3000多名群众治过病。说起他,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这么多年来,他的每贴藏药只卖1元,从未涨过价。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和医生,我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

  有了村民的健康,才有全村的小康。对于未来,快要退休的南杰次仁仍不服老,“我希望自己还能有机会到大医院学习,更进一步提高医术,解除更多农牧民群众的病痛。”

  在甲岗村,村民多杰旺堆也备受尊重。作为日土县有名的说唱艺人,他从12岁就开始在甲岗一带说唱史诗《格萨尔》,后来还自学了藏戏,经常参加群众性文艺演出。“1981年,我被选拔到日土县、阿里地区集中演出,当时有机会去拉萨表演,,但我觉得甲岗的村民更需要我。留在村里,我也可以给大家表演藏戏。”多杰旺堆说

  如今,快70岁的多杰旺堆依然活跃在群众文化的舞台上,“作为一名老党员,除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我更大的责任是要鼓舞大家创造新生活、热爱新时代!”

  从半空中俯瞰甲岗,成片绿色的苗圃基地、成排红白相间的新式民居,还有那条笔直的“小康路”,构成了人们对这个边境小康村的鲜明印象。村庄四周仍是千年不变的亘古荒原,但生活于此的甲岗人深知,贫困命运已被彻底改写,这片土地铺就了崭新的幸福底色!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