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杭州钱塘:技术工人拥有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2-03-31 15:11:00来源: 杭州日报

  从20岁到38岁,山东汉子王志强把自己最青春的年华留在了杭州,留在了邻里社区。它位于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也是浙江省第一个完全由外来人口组成的社区。

  王志强是这里的首批住户。当时,他还是矢崎配件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车间操作工,如今已经成长为公司安全管理系系长。放不下对邻里的感情,他的新房就买在社区隔壁,妻子也在社区工作。

  整个邻里社区居住人口超过1万名,其中大部分是像王志强这样的技术工人。据统计,钱塘区目前已有技术工人9.3万人,作为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正是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的重要内涵。

  近年来,钱塘区紧盯省市赋予的“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等四大定位,着眼技术工人这一人群,让大家口袋鼓、生活好、精神富,收获稳稳的幸福,也让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构建技能提升服务矩阵

  持续为技术工人“充电”

  “扩中”怎么扩?技能培训、提升学历是关键一招。

  钱塘区充分挖掘浙江省最大高教园区的教资优势,支持区内企业、7所职业院校、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教联盟”,并投入5000万元建设省级“尚+众创空间”,孕育技术工人双创潜能。

  早在2019年,钱塘区人社局就牵头在杭州市首推新型学徒制培训班,探索技术工人培养新模式。

  新模式,新在哪?简单来说,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从工人角度来说,学徒在培训期间还可以获得劳动报酬,破解了“不想学”的问题;从企业角度来说,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紧密挂钩,学徒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企业还能获得政府补贴,破解了“不想培”的问题。

  在钱塘,“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已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比如钱塘区出台技能人才专项奖励政策,对新评定为高级技师、技师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3000元;并将“钱塘新区首席技师”“钱塘新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和“钱塘新区工匠”提名奖获得者分别纳入区F类、G类人才,按规定享受相应住房补贴、购车补贴等优惠政策。截至2021年底,区内高技能人才中已认定F类人才1164人、G类人才538人。

  “以我们公司为例,目前已有超过40名技术骨干成功拿到‘国家级技师证’并入围杭州市紧缺人才库,10余名青年工人成功申报‘金领工人’‘钱塘工匠’,张晓刚、贾君芳两名员工获得杭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们的榜样作用激励更多职工走上了技能成才之路……”杭州世宝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邵华自豪地说。

  提升教育资源保障力度,

  让技术工人生活无忧

  子女上学难、无人照看,这曾经是困扰不少技术工人家庭的难题。

  如何“破题”?钱塘区聚焦就学痛点,强化普惠制、均衡式教育资源供给,近3年来投入约11亿元用于学校建设。特别是2021年,全区中小学接纳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23847人,技术工人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从72.65%大幅提升至90%以上,数据位居杭州市前列。

  钱塘区坚持5年推出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得到广大技术工人的纷纷点赞。“我们夫妻俩都在厂里上班,暑假孩子自己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暑期托管服务切实解决了我们的难题。”包括幸福河小学四年级这名学生家长在内,已有超过5000人次的技术工人子女享受到了这项暖心服务。

  正如王志强所说,在邻里的生活是幸福的。

  他掰着指头数给记者听,从八人间升级到四人间,甚至配备夫妻房,方便已成家的员工;以前只有一台风扇,夏天每到半夜会被热醒,现在都安上了空调;社区还安装了2000多套智能出入系统,让新来的年轻人住得更加安全……

  提到技术工人的获得感,该区邻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敏华的感受更加真切。作为社区“大管家”,张敏华从成立的第一天就在这里工作,连续17年的除夕夜她都留在社区,与住户们一起准备年夜饭、迎接新年。“我算了下,当年孩子在这里出生的第一批住户,今年他们的娃要参加高考了。”

  眼下,一场“蝶变”正在邻里社区发生——以“蓝领公寓社区化,技术工人市民化”为导向,钱塘区集全区之力,会同10余个部门梳理出28个子项目,为邻里社区编制了一份未来社区一体化方案,打响“奋进在钱塘,安居到邻里”的共富“金品牌”。

  比如,在邻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嵌入式幼儿园。张敏华介绍,幼儿园的功能平面图已经完成,初步规划5个教室,可容纳100多个孩子。“幼儿园的设立对社区居民来说是一件大事,计划今年就开始招生,让孩子‘陪爸妈上班’、父母‘陪孩子上学’早一点成为现实”;再比如,在邻里中心加装10部电梯,实现中心电梯100%覆盖。目前,有两部电梯的管线迁移已完成。

  “以前是造房子,现在是‘造生活’了。”张敏华笑着说,说到邻里的未来,她眼中有光。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