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传承(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发布时间:2022-08-23 11:08:00来源: 人民日报

  身为新时代戏曲艺术工作者,我们自当有信心、有远志、有担当、有风骨,创作出不负传统、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激发古老戏曲的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定了我长久以来的艺术实践,让我深受鼓舞。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从先秦萌芽期到汉唐百戏、宋金院本、元杂剧及明清传奇,传统戏曲发展出近400个剧种,其中越剧相对年轻。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老师曾说:“昆曲与话剧是越剧的奶妈。”越剧能够在100多年时间里走向全国、深入人心,完成蜕变,离不开几代艺术家的守正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全球化时代,越剧艺术如何继续绽放魅力,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通过越剧感受中国传统戏曲之美?从艺40多年来,从越剧革新到建设越剧驻场演出剧场、打造越剧文旅品牌,我不断探索越剧在当代创新发展的可能。

  在学徒期间,俞振飞先生的关门弟子徐冠春老师教我戏曲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汪世瑜老师教我昆曲《牡丹亭》中的名段《拾画叫画》;盖叫天先生的弟子陈幼亭老师教我毯子功、起霸,教我昆曲经典武生戏《林冲夜奔》……传统的基础成为我日后创新的底气。无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还是我的老师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无不秉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理念。今天的我们在凝视传统时,同样既要有继承传统的担当,又要有转化创新的意识。

  上世纪90年代,我在扮演《西厢记》张珙一角时,吸收了川剧“踢褶子”的动作。踢飞的褶子既体现人物当时内心的迫切,又展示出传统戏曲的程式美。对现代舞、话剧、音乐剧等艺术,我也抱持学习的心态,谨慎将其化用在越剧舞台。2006年在越剧百年诞辰之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老版《梁祝》基础上创排新版。新版《梁祝》在尊重经典唱段基础上,充实了剧情和唱腔,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融入其中,并借鉴现代舞蹈语汇,丰富了传统程式动作。比如,在“化蝶”一幕,我们将昆曲小生的折扇技法和现代舞动作相融合,传统越剧小生手中的折扇成为象征双宿双飞的翩跹蝴蝶。新版《梁祝》上演后,获得诸多国家级奖项,收到来自各大国际艺术节的邀约,展示出当代越剧的艺术魅力。

  在很多人眼中,越剧只适合表现小桥流水、才子佳人,但在我心中,越剧的表现力远远不止于此。袁雪芬老师曾在越剧舞台上塑造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尹桂芳老师塑造了越剧版屈原,前辈艺术家一直在积极拓宽剧种题材。2016年,为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排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将莎剧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昆曲细腻的表演风格融入越剧。我在舞台上分饰古罗马将军寇流兰和古代书生柳梦梅这两个角色。这部剧在英国首演,两场演出吸引了当地上千名观众。2021年,“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的戏剧活动在小百花越剧场举行。为此,我与戏剧导演李六乙合作创排越剧《俄狄浦斯王》片段,并在良渚文化遗址上完成外景版录制,中希两国艺术家以视频连线方式展开交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传统戏曲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当代舞台艺术的风采。

  “艺无止境”,这是尹桂芳老师生前赠与我的手书。多年来,这幅字一直陪伴着我、鼓励着我。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我庆幸自己从前辈手中接过戏曲的衣钵,更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身为新时代戏曲艺术工作者,我们自当有信心、有远志、有担当、有风骨,创作出不负传统、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激发古老戏曲的创新活力。

  (作者为越剧演员)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