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首善之区 万物共生

发布时间:2022-10-14 10:31:00来源: 北京日报

  虫鸣鸟啼、鸢飞鱼跃,京华大地处处上演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全市陆生野生动物共33目106科596种,截至2020年,北京地区野生维管束植物达2088种,全市超九成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首都北京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让首善之区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超九成 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距市中心约50公里的京东平原,顺义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生机勃勃。这是北京平原地区唯一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素有京郊“小白洋淀”之称。

  这里曾是一座废弃水库,周边污染侵蚀,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后,通过生态堤植被恢复、地形改造、芦苇复壮、连通水系、鸟岛建设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截至 2021 年,保护区累计记录维管束植物394种,鸟类18目53科221种,哺乳动物5科9属12种,两栖、爬行动物4科7属11种,鱼类5目11科23种,此外还记录到浮游动物43科57属94种,底栖动物6纲14科17属18种,昆虫14目125科403种,呈现出非常高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经过多年努力,保护区核心区已逐步退出人为活动,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河水清澈、水鸟鸣啼,各种野生动物诗意地栖居在林间水畔;实验区内适度开展生态旅游体验活动,市民可徒步、划船,在芦苇摇曳、水波荡漾中,看远处青山、浮云悠悠,听蝉鸣蛙叫、鸳鸯戏水,尽情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

  汉石桥是本市79处自然保护地之一。市园林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数据显示,自1985年建立松山、百花山两处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近40年的努力,北京先后建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5类79处自然保护地,使全市90%以上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快速的城市发展中,人类曾挤占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土地、空间和资源。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为大量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庇护。“国宝”麋鹿在大兴南海子失而复得,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随着湿地萎缩、过度猎杀,明代以后在野外逐渐消失,最后一群散养在南海子清朝皇家猎苑中,也在1900年左右随战火而湮灭。直到上世纪80年代,漂泊海外的约20只麋鹿才重回南海子麋鹿苑。

  这片水草丰美的湿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小区。南海子重现呦呦鹿鸣,麋鹿种群在此繁衍壮大,恢复活力,达到数千只。不仅如此,30多年来,南海子麋鹿苑还向湖北石首、浙江慈溪、河北滦河上游、江西鄱阳湖等地输送了494只麋鹿,建立了37个迁地保护种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物种引进指南》认为,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是全世界138个物种重引进项目中最成功的15个之一,堪称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

  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以自然保护地、植物园、动物园、种质资源示范库为主体,各类公园、绿地、林地、湿地等栖息地为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体系,让全市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也不断给京城带来惊喜——

  动物“明星”频频出现。以往无记录的震旦鸦雀,在房山、大兴、丰台等多地被发现;黑鹳、鸳鸯、褐马鸡等物种在北京的分布区域不断扩大,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回密云山地。

  野生植物茂盛葳蕤。调查显示,全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其中包括百花山葡萄、紫椴、黄檗及野大豆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北京水毛茛、槭叶铁线莲等80种(类)市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高质量 绿化打通生态孤岛

  森林和湿地,是北京送给野生动植物最好的“礼物”。

  十多年前,首都的森林大多在偏远的山区,而人口稠密、产业聚集的平原和新城却难觅森林,自然也就鲜有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地方。过去十年,这样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至今,本市接连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如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4.6%,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1%。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体系基本建立,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面积3.1万公顷,已完成绿化面积1.37万公顷,各类公园累计达102个;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完成绿化面积0.58万公顷,建成郊野公园40处。按照《国际湿地公约》口径统计,全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不论是京郊的广袤森林湿地还是城里的小微湿地,都成为水源涵养、鸟兽栖息的好地方。

  多年的生态建设和恢复,才积攒下这份沉甸甸的生态家底。然而光是“绿起来”还不够,首都园林绿化事业也在追求“活起来”,也就是着力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聚焦提升森林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本市坚持近自然的理念,明确提出了“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的植物选择原则。特别提出,为小动物栽种山楂、海棠、黑枣等“口粮树”,用高水平的绿化工程联通了碎片化的生态孤岛,提升了首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今年,市园林绿化局印发了《自然带营造和管理技术指南(试行)》,在城市公园绿地、郊野公园、平原生态林、湿地等区域,积极推动自然带建设,具体包括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保育小区、生态保育核、留野区等。自然带主要位于城市空间,强调避免人为干扰,适度保留荒野状态,促进自然演替,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

  位于海淀区的翠湖湿地公园是自然带营造的先行者。公园内设置生态保育小区,实行永久封禁管理,仅外围区域向游客定时开放,人们可远眺水鸟,感受自然之美。多年封育,翠湖恢复了生机盎然,已观测到260多种野生鸟,且数量持续增加。以鸿雁为例,2004年仅观测到四十只左右,2008年约60只,今年,翠湖湿地已经观测到600到800只鸿雁。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绿心森林公园,是本市高质量绿化的集大成者,也践行了再野化理念。

  绿心之中林水相依,运河故道和景观湖区是两片较大的水面,也是动物聚集之地。河岸边设有缓滩,浅而流动的水能够为鸟类提供洗澡和饮水场所;水中有木桩,可为苍鹭、普通翠鸟提供落脚点;朽木倒伏水中也不需运走,任其成为天然廊桥,小动物们可藉此抵达河对岸。

  若从高空俯视绿心,便会发现,生态保育核心区外围缠绕着多条蜿蜒的林带,向东串联运河森林公园,向西直通东六环路绿道。林带由至少两排高大乔木组成,兔子、刺猬们可以在林荫下连续奔跑数十公里。多条市政道路贯穿绿心森林公园,因此公园建设时,在市政路下设计了混凝土方涵,既能在夏天排除雨水,也可作为动物迁徙廊道。

  为“野保”注入科技含量

  延庆野鸭湖是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驿站。每年开春,远道而来的候鸟便会在此歇脚、补给。这里有一片1000亩的示范区,这里是营造多样化生境的科技试验田。

  科技含量在哪儿?

  据介绍,野鸭湖曾存在生境单一,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过密问题,且候鸟迁徙季往往青黄不接,果腹的粮食往往十分紧缺。因此在2020年起,市园林绿化局在野鸭湖启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区。

  寒冬时节,农田里种植着玉米、高粱、黍子、荞麦、大豆等农作物,都是鸟儿喜欢的口粮。不同于普通的庄稼地,这些农作物有一半既不收果实,也不割秸秆。收获的粮食也保存在库房中作为储备粮,以便在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时,进行人工投喂。

  在营造多样化的湿地鸟类栖息地方面,示范区通过分时分片轮割挺水植物、营造浮岛等措施,同时满足包括鹤类等大型水鸟、雁鸭类等中型水鸟和雀形目等小型鸟类的多样化生境需求。

  野生动物保护注入了科技含量。寒冬时节,示范区共记录到15种鸟类在食源地觅食,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300余只。此外,在周边湿地区域还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貉、豹猫等野生兽类8种。

  不仅是野鸭湖,该项目共覆盖了北京城区、平原和山区三个区域,还选择了天坛、圆明园、城市绿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温榆河、百花山、京西林场等8处典型地区分别代表绿地、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类型。项目初步建成北京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绘制了北京物种生境地图,总结形成《北京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研究报告》。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近年来,本市预警监测系统逐步完善,“天空地”立体监测体系初步形成。全市视频监控系统总数达到1025套,林区监控覆盖率达到85%。同时,火源管控能力明显提升,4.6万余名管护人员实现网格化管理,709个防火检查站设立在重点林区和重要道路,严控火种入山。

  “动物医院”疗愈受伤鸟兽

  今年9月,红隼、燕隼等5只鸟在永定河森林公园放归。它们都曾在野外受伤,经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精心呵护之后,重回自然怀抱。

  救护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本市最大的“动物医院”,坐落在顺义区一望无际的森林中。在救护中心里,这些受伤的动物吃喝无虞。孱弱幼小的刺猬变得健壮,臊眉耷眼的红隼重振威风,营养不良的黄鼬也皮光毛亮了。它们恢复健康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救护中心将把它们送归自然的怀抱。

  为了满足大型猛禽的康复训飞需求,救护中心建成了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的野化驯飞笼舍,笼舍高约6.9米,鹫类和雕类等大型猛禽可在其内部展翅飞翔,锻炼飞行能力和捕食技巧,大大提高了大型猛禽放归野外的成活率。

  “十三五”期间,救护中心累计救护各类野生动物237种1.9万只(头),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81种;接收执法罚没野生动物98种;放归各类野生动物131种1.4万只(头),放归成功率70.1%。

  野生动物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持续提高。在主要水系、湿地、自然保护地和城市公园,本市设立了88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构成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基本覆盖了全市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重要鸟类停歇地和人口密集区。此外,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平台日均接收监测站上报监测信息300余条,上报野生动物1万余只,2020年,平台接入市政府驾驶舱。

  很多命悬一线的珍稀植物,也逐渐从“警戒线”上拉了回来。比如在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山葡萄开花、结果并成功繁育至100余株;在京西门头沟,槭叶铁线莲在崖壁上迎风绽放;山西杓兰、大花杓兰、紫点杓兰等21种濒危兰科植物的生境得到保护。

  古树是活的文物,其长寿基因中包含着太多自然的奥秘。近年来,本市建立了京津冀古树名木基因保存资源圃,将古树的纯正“血脉”保留下来。在全国首次开展统一、大规模区域性的古树名木“体检”全覆盖,对濒危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去年起,启动试点古树本体与生境统一保护的新模式,目前,密云“九搂十八杈”古侧柏、房山上方山的古青檀群落等,如今长势明显改善,枝繁叶茂,生意盎然。

  自然教育 实现“心中播绿”

  今年9月,由中国林学会、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主办的2022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自然教育《北京宣言》,倡导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走进自然,接受教育,创造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的生活。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松山自然保护区、通州大运河等地,先后建成了自然教育示范基地10处,成为市民与自然对话、向自然学习的最好途径。

  北京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品牌活动,如零碳音乐季、森林音乐会、森林大篷车、森林阅读、已开展近万场次的线上+线下自然教育活动,辐射人群近百万人次。通过自然认知、自然课堂、自然游戏、自然笔记、自然艺术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市民与自然的情感链接。

  就拿“零碳音乐季”来说,如今已经连续举办12年。舞台就设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并通过对某片森林进行增汇经营管理,来中和音乐会产生的二氧化碳。新颖的形式,迅速让“低碳”的理念走进了市民的生活。

  近年来,愈加厚实的生态家底,更成为首都北京开展自然教育的“富矿”。2019年起,北京创立了自然观察节品牌活动,发动公众关注并参与到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至今已举办三届。收集的物种分布数据全部补充录入北京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北京的自然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颁布了国家团体、北京市地方标准共5部,进一步规范了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编写发布了《2019北京自然教育发展报告》,出版了《自然体验教育活动指南》等3部指导书籍,为自然教育的从业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培养自然解说员5批次185名、组建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志愿服务团队。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教委,将西山林场、松山自然保护区等11家市属林场和苗圃纳入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拓宽了园林绿化行业与教育部门的融合发展。创建了“首都自然教育产业国家级创新联盟”,联合106家单位共同推动自然教育产业发展。

  如今,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家底厚实。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将继续推进生物友好型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人与自然和谐宜居之都、全球生物多样性之都的典范。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