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壮士长歌

发布时间:2022-12-02 10:19: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壮士长歌

  讲述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文献研究和整理室副主任 郝常立

  左公柳,承载着新疆人最深沉的文化记忆。哈密河湿地公园的左公文化苑里,展示着当年中原王朝经略统辖西域的历史、左宗棠收复治理新疆的历史,印证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光绪六年(1880年)四月十八,年近古稀的左宗棠离开肃州(今酒泉市)抬棺进疆。临行前,他满怀豪情地说:“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表达了坚决收复伊犁的决心。五月初八,左宗棠抵达哈密,谋划新疆地区战后治理事宜。

  左宗棠在哈密工作生活了近半年,留下了兴修水利、屯田储粮、整修道路、植桑种柳的众多遗址遗迹。《哈密地区志》《哈密林业志》《哈密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宗棠命令进疆西征军张曜部率嵩武军进抵哈密,“择低清闲地、搜折树枝,排插成林”,每个士兵栽柳数棵,每棵树上都挂着写有栽种人姓名的牌子。每隔一段距离,还要挂盏灯笼,以便夜间巡逻,并引起过往骡马车辆的注意,不撞到树木。

  经过精心护理,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从兰州到哈密,凡有人处,“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左宗棠幕僚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诗文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赞颂左宗棠广植杨柳最知名的一首诗。

  老辈人常说,1930年前,哈密城乡到处都是榆柳,特别是左宗棠驻扎的哈密凤凰台大营附近,柳树最多。为纪念左宗棠保疆安民的伟绩,后人将左宗棠和兵士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

  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树,首先就要对古树历史文化有深刻了解。年少时,我并没有体会到“左公柳”的珍贵,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常常折柳枝编草帽,做“咪咪”哨子,比一比谁的草帽编得密、谁的哨子吹得响,笑声过后,留下满地柳条。回想往事,结合现在的知识积累和历史认知,我深深感到,必须加强对古树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历史与价值,世代相传,讲好古树背后的故事。

  2018年,我到哈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工作,对哈密古树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目前,哈密依然存活的“左公柳”有218棵,我们对这些古树全部进行了档案登记、挂牌保护,由园林专家对修剪枯枝、病虫害处理、树木营养液配置、主枝干辅助固定保护等每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保障“左公柳”延续生机。同时,我们还以“左公柳”母本为基础,培植续代“左公柳”,使其生生不息。

  保护古树,需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作出规定。2019年9月,《哈密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审议通过,于2019年12月批准执行对“左公柳”等文物的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作出具体规定,为古树保护提供了法治化保障。

  数百年来,人们不仅为“左公柳”扎根漠野的顽强精神叫好,更为左宗棠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操所感动。近年来,通过宣传教育,更多人已经行动起来,为保护好西北天际这一抹生命之绿而执着努力。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李慧、吴春燕、崔志坚、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梦玲、任晓盈、张绪令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