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以人物演戏 用内心感知

发布时间:2023-03-07 10:47:00来源: 北京日报

  3月6日,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京剧《刘兰芝》受到了观众热烈好评。这是“克绍萁裘灼芳华”北京京剧院挖掘整理复排剧目展演中一出张派代表剧目,由张派后起新秀青年演员丁一鸣主演,这也是北京京剧院挖掘传统剧目,传承艺术经典成果的一次汇报演出。现场观众淋漓尽致地领略了一场张派艺术刚柔并济动心动情之美,为重见这部阔别已久重返舞台的张派作品感慨万千。

  从3月1日至19日,为北京京剧院在长安大戏院举办“克绍箕裘灼芳华”挖掘整理复排剧目的展演,在此期间,将有20出(折)剧目19场演出可供观众选择,这20出剧目皆出自于北京京剧院自2019年成立“传统剧目工作室”后,精心发掘整理复排演出的京剧传统剧目,有些堪称经典,此次集体亮相重返舞台与观众再续前缘,得益于北京京剧院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担传承重任,为国粹事业奠基固本,开创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演出实践,从中培养并锻炼优秀的京剧人才。

  挖掘整理复排传统剧目是所有京剧院团当下必须重视的一项任务,也是京剧艺术在当代传承发展的一个基本工作。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于2019年4月回到剧院工作,他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剧院建院四十年来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目共有360出,包括300出传统戏与60出新编剧目,近五年演出的全部剧目不到300个。这个数量堪称全行业之冠,但是这与中国京剧历史上历代艺术家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剧目总数相比相差甚远,据不完全统计,京剧剧目总汇差不多有大小共4000个左右。也就是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传统剧目已经失传在舞台上,如果不马上开展抢救,也许将永远无法重新回到舞台而流失。因此北京京剧院在刘侗院长的带领下迅速展开抢救专项工作,于2019年7月成立“传统剧目工作室”,并设立完善的挖掘申报审查程序。三年来,已挖掘整理剧目20出、复排演出剧目将近40出。在此次“克绍萁裘灼芳华”展演中部分剧目集体呈现到观众面前。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在两会期间接受了采访,在谈到京剧传承时刘侗院长谈到:“京剧之所以为国粹,因为其博大精深,在京剧233年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丰富、完美、完备,使它成为了中国戏曲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剧种,形成了非常多的剧目。我们的前辈艺术家们经过他们的舞台艺术实践,创造性的发展,使京剧艺术本身的形态从美学范式来讲,具有完整的美学价值与意义。

  “时至今日,一些传统作品因为种种原因遗失在舞台之外,它们如今可能在一些老艺术家的记忆里,也可能封存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或散见于民间,所以急需要把这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戏挖掘出来,势在必行。在这些传统戏里面包含着很多京剧艺术进行舞台表达的唱念做打舞和音服化道多项特殊技艺,它们在思想层面上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思想观念,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思想价值、文学价值,非常宝贵,如不及时抢救整理出来,未来可能会悔之晚矣。我们在挖掘传统剧目的过程中,从复排到展演,既传承了流派艺术剧目,又锻炼培养了演员、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具有多重意义。”

  海纳百川 如张派艺术这般

  京剧有很多流派,这是京剧艺术的特点之一。《刘兰芝》这部戏又名《孔雀东南飞》,在梅派、程派、张派中都有各自的演绎,但具体在身段、唱腔等表达手法和风格上又有着鲜明的不同,在传统剧目的挖掘中非常有意义。

  刘侗院长对于张派艺术在京剧院的传承非常重视,他介绍说:“张派是北京京剧院建院的根基之一,也是剧院近二十个流派中最重要的流派艺术之一。此次展演中‘刘兰芝’的扮演者丁一鸣是非常优秀的张派再传弟子,她师从于薛亚萍老师,薛亚萍的老师就是张派的创始人张君秋先生,张君秋先生是唯一一个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宗立派的京剧艺术家。张君秋先生在艺术积累上非常厚重,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并加以创造性发展,可谓登峰造极。他师承王瑶卿先生,得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指导,他将梅派的华美,尚派的阳刚,程派的婉转和荀派的俏丽糅合在了他自己的表演和唱腔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很多传统剧目经过张君秋创新演绎之后,又成为了新的经典。此次丁一鸣演绎的这出《刘兰芝》,就是张君秋先生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丁一鸣从这一剧目里面吸收了很多营养,她和许多青年演员一样,要像张君秋先生那样吸收百家之长,脚踏实地、不断积累、逐步提升。丁一鸣具备很好的条件,在扮相上也很饱满,很漂亮,嗓音条件也很脆很美,有高度也有厚度,表演起来一招一式也很讲究,踏实用功,用心感知与塑造人物。希望丁一鸣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演出,继续努力提升自己,在京剧艺术传承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在百舸争流万马齐鸣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在未来扛起张派京剧的大旗,肩负起更重的责任。”

  传承有序 为热爱而前行

  一直以来,北京京剧院人才梯队的建设在业内外都倍受好评,形成了演员阵容强大、老中青梯队建设完备、各个行当和流派传承有序的鲜明特色。而这也正是很多青年演员喜爱北京京剧院的重要原因,因为这里拥有他们向梦想奋发前行的舞台。

  此次展演中《刘兰芝》的扮演者张派优秀青年演员丁一鸣,在谈到自己在学戏与演出中的体会时表示:“这次演绎《刘兰芝》,我感觉自己在人物内心的表达上有了质的飞跃,刘兰芝在‘机房’一折中大段的二黄唱腔,在织布机声中哭诉、哀怨、压抑、委屈、忐忑不安,内心情感起伏,在师父薛亚萍老师的指导下我有幸得到了中国戏曲学院刘岿然老师的点拨,一下子就开窍了,在唱腔节奏、表演方式上有了新的认知。张派艺术注重发挥声腔优势的同时也融合了很精彩的表演,如刘兰芝在受到‘焦母’刁难寻找搁灯的地方时内心慌乱无措,脚底下的圆场幅度增大,脚步更为急切,这段表演既要保持大青衣的范儿,又要突出人物焦虑恐慌的心情,脚底下分寸的把握极为重要,通过这段表演的反复打磨,令我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张派’艺术在以声腔演唱塑造人物的同时,表演上规范大方又切合剧情和人物加以衬托的艺术风格。

  “这几年剧院不断给我登台表演的机会,如《刘兰芝》《玉堂春》《四郎探母》等等,在台下能得到名师的指导,在舞台上可以与名家大师们同台表演,令我感到非常幸福,在学习与演出的过程中获益匪浅,专业技能飞速提升,作为一名青年演员,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宝贵了,特别感谢剧院对我的培养和剧院领导对我的重视。”

  北京京剧院演出培训部刘书俊主任在评价丁一鸣的表演时说:“丁一鸣具备了京剧演员的各项素质,更可贵的是她勤奋刻苦,肯下功夫,虚心求教,进步突飞猛进,尤其通过塑造‘刘兰芝’这个人物,在刻画人物内心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准确把握人物情绪变化,层次清晰,节奏鲜明。而且她作为大青衣台风稳重大气,充满信心与热情,对每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都极为珍惜,认真塑造角色,用真诚回报剧院的培养与观众的支持。” 文/王薇

  张派优秀青年演员,1997年出生,2007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后保送中国戏曲学院。16岁跟随京剧表演艺术家薛亚萍老师学戏,2021年正式拜入薛亚萍门下。其特点:嗓音高亮、圆润甜美,声情并茂,可塑性强,极具潜力。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