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故事将登荧幕 讲述中国科学家“谷魂”

发布时间:2020-11-26 15:27:00来源: 中新网

  中新网石家庄11月25日电 (记者 李茜)以“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为故事原型的影片《谷魂》近期拍摄完毕,并将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片明年上映。该影片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赵治海创造“张杂谷”,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历程。中新网记者近日对该影片主创人员进行了专访。

  现年62岁的赵治海是中国知名谷子研究专家,他培育出的“张杂谷”系列曾填补世界空白,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业界有“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之称。

  由河北电影制片厂、五洲同聲河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主旋律电影《谷魂》,是以“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为原型创作改编的传记影片,讲述了赵治海几十年艰苦努力、锲而不舍地研究杂交谷子,并最终找到了谷子光(温)敏不育的规律,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的故事。

  据悉,本片由张李林任总制片人,国家一级导演黄山执导,高峰、冯国庆、赵亮、逯长恩、宋运城、任泽威、李佳洺、初兴一、童一丹、郭京波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倾力加盟,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电影局支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摄制。

  张李林表示,今年正月,他有机会接触到赵治海,被赵治海这种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把赵治海生动鲜活的事迹写进剧本,把这种科学家精神颂扬出去。为了更好地拍摄真实画面,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前种植了约60亩的“张杂谷”,真实还原谷子从播种、发芽到收获全过程。

  张李林表示,为了赶上谷子生长和收获的时节,他们9月中旬开机,全体演职人员都被赵治海攻坚克难的新时代农业科学家精神所感动,从河北张家口到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从河北石家庄到海南三亚,经过大家连续奋战,历时3个月,终于圆满完成拍摄计划。

  张李林坦言,这部电影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情结,他认为拍摄农业科学家题材的电影很少,但是很有意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影片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成为该影片的联合摄制单位。

  曾出演过《士兵突击》《热血之共赴国难》《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等作品的内地男演员高锦(原名高峰)表示,刚接到剧本时,看到台词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觉得很难、很陌生,但是赵治海老师每天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这种敬业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他。现如今,高锦在聊起电影时,谷子亩产、不育系、光温敏作物、耐寒程度等专业术语都信手拈来,他也被赵治海开玩笑地称为“标准的科学家”。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几乎每场戏都有高锦,所以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高锦表示,人物题材的电影往往都是“入戏难,出戏更难”,而难就难在抓住人物神态。但是经过连日拍摄,后来连赵治海的爱人都说高锦“越来越像赵老师年轻的时候”,而赵治海的女儿见了高锦也会开玩笑地问:“我是叫你爸爸还是叫哥哥呢?”

  为了感受赵治海当年坐七天七夜的火车去海南育种的心情,高锦在从石家庄转场去三亚拍摄时,放弃了坐飞机,而是选择耗时约38小时的绿皮火车去海南。为了更加贴近原型形象,高锦花了很久挑选了两副分别符合赵治海事业上不同时期所属年代的眼镜,并拿出自己当兵时穿过的一双黄胶鞋,最终,这双黄胶鞋在拍摄时被彻底穿破。

  高锦用一句话总结了他诠释的赵治海:“谷子是道光,我愿意追寻光奋斗一生,贡献一切。”高锦表示,赵治海作为一个农民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展现了对党的忠诚,而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为了全人类吃饱饭做出贡献。赵治海代表了一代中国科学家对自己工作的敬畏,所以他值得所有人敬重。“作为一个演员,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些正能量、把这种精神传承和传扬下去。”

  导演黄山表示,将一位享誉世界的农业科学家艺术化地呈现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电影剧本的编创、拍摄都是一次艰难的旅程。如何将赵治海老师身上的那种平凡中透着伟大、朴实中透着无私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于影片,可以说对创作人员都是种考验。在尽可能尊重人物原型的基础上,他们在创作中进行了艺术化地加工与处理。

  黄山称,影片展现了许多杂交谷子研究过程中专业的技术性画面,为的是展示农业科学家专注专业研究的情怀。赵治海老师在整个剧本的创作和影片的拍摄中全程参与,给与了最真实和专业的指导,电影也用一种朴素、真实的手法来展现赵志海研究谷子的心路历程。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启发观众,让观众了解现在的粮食形势,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希望具有指导意义。

  据悉,目前该影片正在紧张制作,预计明年春天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并将在CCTV6电影频道、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播出。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