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 资讯

拉萨抗疫的“北京力量”

发布时间:2022-08-22 09:47: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今天正好是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进藏满一个月。”8月18日,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拉萨市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赵万全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未曾想,此次援藏遭遇疫情暴发,大家立即进入战疫状态,“我进入拉萨方舱医院已是第6天了,相关流程理顺后,方舱内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紧张。”

  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于7月18日进藏,成员共21人,是北京市各市属医院的中坚力量,既有临床专业,也有行政和辅助科室等。

  8月9日,杨苏乔(左)在拉萨方舱医院指挥部读取舱内患者胸部CT。 受访者供图
在西藏拉萨,杨苏乔与肺动脉导管内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患者。 受访者供图

  “进藏前我们在北京已经医学隔离了一周,到拉萨后我们再隔离了一周,期间还进行了培训,为援藏工作做前期准备。”赵万全说,随后援藏医疗队开始交接、熟悉工作岗位,开始正式的援藏工作。

  他介绍,2020年时,自己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待过一个月。“那时小汤山医院主要是承担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赵万全说,西藏疫情暴发后,拉萨方舱医院于8月7日启用,拉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尼玛担任方舱医院院长,自己也编入医疗救治组,承担方舱医院医疗管理工作。

  8月9日,杨苏乔(左)在拉萨方舱医院指挥部读取舱内患者胸部CT。 受访者供图

  本次疫情,西藏连续920天无新增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记录结束。“前期可能会缺乏应对经验。”赵万全说,这需要一个过程,以拉萨方舱医院为例,接收标准、医疗管理、会诊、转诊、出舱等流程标准建立、步入正轨后,应对便会更从容一些。

  不过,刚到高原便加入抗疫队伍,还是让大家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几天和家人视频,他们说看我已经瘦了一圈了,嘱咐我多注意身体。”赵万全说。

  目前,方舱内以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主要力量,另外还有西藏阜康医院约100名医护人员以及西藏自治区藏医院12名专家和护士。

  他感同身受地说,方舱隔离区实行24小时4班倒,因人手短缺,这些天,方舱的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状态。方舱主要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医疗的诊治压力小一些,更多工作量是在医疗之外的内容。入舱前,很多感染者会有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会跟他们介绍,如何治疗、解除隔离标准等情况,疏导他们的情绪。


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赵万全在拉萨方舱医院临时指挥中心。 受访者供图

  赵万全还提到,方舱的隔离区与指挥中心全靠电话联系,他和尼玛院长以及很多医务人员一样,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是正常的工作量。

  当然他也看到了方舱内西藏人乐观的一面。感染者在志愿者的组织下,经常跳锅庄锻炼身体。

  他说,拉萨方舱医院已经有2批无症状感染者出舱,相信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下,将有更多感染者解除隔离。

  同为北京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成员、北京市朝阳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苏乔介绍,目前拉萨方舱医院内的状况平稳、有序,“方舱内无症状感染者最多,其次是轻症。”她说,如果是普通型患者,会转诊至定点医院。目前,方舱内患者群体还成立了临时党小组,协助医护人员,组织、帮助其他患者。

  作为刚进藏的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是他们首先要克服的困难。“如果同时派一藏一汉两位医生,效率会比较低,前期我们在方舱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到后面的时候是一些无症状患者在帮助我们解决沟通上的问题。”杨苏乔说,随着经验的积累,8月10日,方舱医院就组建了多学科专家会诊机制,对重点病例随时进行远程会诊。

  杨苏乔同时任拉萨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她说,目前医院呼吸科医生大部分都在方舱,自己还要兼顾医院住院患者等相关工作,常常是上午在医院,下午和晚上在方舱医院指挥部。

  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高志杰介绍,自己目前也需要兼顾拉萨市人民医院和方舱医院。“现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有10位新生儿,还有普通患者、危重症患者。”他说,此前自己也在小汤山医院进行过应对疫情培训,此次西藏疫情暴发后,多次参与方舱医院儿童患者的远程会诊。

  高志杰说,相较于成人,儿童新冠确诊患者的病情变化、发展会更快,需要加强巡视,及时介入。

  “我们这批援藏医生应该是最特殊的,刚进藏就遇到了疫情。来不及思考,就本能地投入抗疫工作。”高志杰说,包括疫情暴发后其它省市的援藏医疗团队,很多医生需要一边克服高原反应等困难,与时间赛跑,在高原阻击疫情扩散。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