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亮相《国家宝藏》 众星解码川博“三宝”

发布时间:2018-12-31 12:1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12月30日晚7点半,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在千呼万唤中如约而至。节目中星光熠熠,王洛勇、多布杰、郑恺、蒲巴甲、索朗卓嘎贡献了精湛的演技,讲述了制盐画像砖、格萨尔唐卡、后蜀残石经这三件国宝的前世传奇。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有滋有味的四川方言,原汁原味的四川元素,为观众展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光芒。

  长江文明源,三星伴月出。一口盐井到海下钻探,中国人对地下世界的探索从未止步; 一个传奇与一方人民,格萨尔唐卡告诉我们何为“人民的史诗”;一部石经一个学堂与一代代的传承者,揭开蜀学的基因密码。

  制盐画像砖:揭秘古代科技

  有人说,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半是文字,一半是图像。一块块小小的画像砖,就是一张张来自汉代的照片。它们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古代巴蜀人的艺术之美、生活之爱。透过它,我们将窥见一部缓缓打开的、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诸葛亮治蜀,拥盐铁之利,还富于民。这块小小的制盐画像砖,不仅展现了千年盐都的一个华彩瞬间,还与四川省出土的其他汉代陶石,共同打开了一卷巴蜀版“清明上河图”。制盐、酿酒、农作、庖厨、杂技、乐舞,四川人民在天府之地,用智慧和努力,创造出别有滋味的巴蜀生活。

  格萨尔唐卡:东方史诗巨著

  史诗绘制成画,色彩凝固传奇。唐卡是藏族人彩色的信仰,它的颜料源于天然,经几百年的岁月,仍能保持璀璨艳丽。高原空气稀薄,唐卡鲜亮纯净的色泽,就是我们眼中山川、湖泊、天空、草原的颜色。11幅唐卡描绘的是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先民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诵的不朽传奇《格萨尔》。他的故事浸润着藏族人的生活,是英勇、睿智、正义的象征。

  格萨尔唐卡就像连环画一样,讲述了格萨尔从天界到人间,从13岁赛马称王,到平息各种战争,再到地狱救妻、返回天界。数百个故事场景被巧妙地安排在一套唐卡中,用寺庙、宫殿、楼房、山石、云彩、树林等作为分隔、联结故事情节的手法,意蕴无穷。画面以青绿色为主调,绘制精美,每个场景都有详细的藏文题记,对正确辨识画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后蜀残石经:见证千年文脉

  几块经历过战火的“劫后余碑”,碎石残片上的秀美正楷,诞生于五代离乱之际,直至赵匡胤统一中原,兵灭后蜀,石经的雕刻工作也没有停止。它历时近200年,碑石上千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十三经石刻,融儒家经典之大成,被后世学子奉为圭臬,传诵千年。从春秋战国传至今日,近3000年,它们依然留存且仍被奉为经典。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只刊刻了七部儒家石经,分别是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孟蜀石经、嘉祐石经、御书石经、乾隆石经。后蜀石经是这些石经中字数最多、刊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

  山河长不朽,文化永留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文化遗产以其永久的风姿激励国人,感动社会,唤起人们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守望精神家园,传承华夏文明,创新人类文化。保护和宣传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中国西藏网 综合/孔夏)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